千盘石磴迥谁攀,疋马遥从鸟道还。
涧草暗侵池上梦,林花聊破客中颜。
飞泉喷壑虚疑雪,宿雨蒸岚不辨山。
十载刀头心已折,浮云回首是吴关。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八句。
首联“千盘石磴迥谁攀,疋马遥从鸟道还”。意思是说:千回百转的石阶直上云天,谁能攀登?骑着马远远地在山间小路上行进。
颔联“涧草暗侵池上梦,林花聊破客中颜”。意思是说:涧边的草丛悄悄侵入池边梦中,林中的花朵勉强打破了旅途中的愁容。
颈联“飞泉喷壑虚疑雪,宿雨蒸岚不辨山”。意思是说:飞流的泉水冲刷峡谷,仿佛真的像雪花一般洁白;夜雾弥漫,连远处山脉都分辨不清了。
尾联“十载刀头心已折,浮云回首是吴关”。意思是说:十年的征战,人已憔悴,如今回首望去,那吴国的山川也如浮云一般远了。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夔州节度使判官期间,写于公元852年(唐宣宗大中二年)。当时诗人正处在仕途不顺、心情郁闷之际。
开头两句写诗人登上夔州的高峰,看到群峭环立,峰回路转,难以攀登。于是只好骑一匹白马,沿着鸟道下山。鸟道是指猿猱攀援而上,飞鸟盘旋而下的路,所以叫鸟道。
三、四句写诗人经过千辛万苦到达山下,眼前所见却是一片荒凉景象:山涧里的野草,悄悄地侵占了池水边上的梦境;山林间的花儿,勉力地打破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五、六句写诗人站在高高的崖上向下眺望,只见飞流直下的瀑布,把整个山谷都灌满了白色的泡沫;而夜幕降临后,云雾弥漫,使得远处的山峰变得模糊,分不清哪是真实的山峰。
最后两句写诗人回到住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自己的戎马生涯,已经度过了十年之久,如今虽然回到了家乡,但心头依旧像刀割一样痛苦。抬头一望,只见远方的群峰,就像天上浮动的云彩一样,那么遥远了。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感慨,又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