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风烟怅旧游,且凭樽酒暂淹留。
愁来欲拟张衡赋,君去真同郭泰舟。
征旆远从三楚没,离心先逐五溪流。
欲知何处怀人切,云白山青独倚楼。
送张郎中守出辰州(其一)分手风烟怅旧游,且凭樽酒暂淹留。
愁来欲拟张衡赋,君去真同郭泰舟。
征旆远从三楚没,离心先逐五溪流。
欲知何处怀人切,云白山青独倚楼。
【注释】
①张衡:字平子,东汉文学家、科学家。曾作《四愁诗》。赋,指《四愁赋》。
②郭泰:东汉隐士,以高洁著称。
③“征旆”二句:意谓你像张衡一样要为国效力,像郭泰一样隐居不仕。
④“征旆”二句:《后汉书·郭泰传》载,郭泰与友人出游,友人问:“何时当还?”泰曰:“未知当复何之。”友人笑其言。泰曰:“宁能从我游乎!”后遂隐居于太学中。此以“三蜀”、“五溪”喻指辰州,言辰州偏远险恶。
⑤云白山青:语本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分别之际,对友人张郎中寄予深厚的情感,劝勉他为国建功立业,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和仕途坎坷的愤懑。全诗情辞并茂,音调和谐,是唐代赠别之作的名篇。
首联写饯别时的情景。“惆怅”二字道出了惜别的深情。“风烟”点明了地点和时间,也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怅”,因失意而伤感,因思念而心绪难平。“风烟”,既形容景物,又暗示了人事的变迁。“旧游”则暗含着对往昔生活的追忆,也是对友人的期许。“且凭樽酒”,则是说暂时的安慰和慰藉,尽管不能长久,但此刻可以暂且忘却忧愁。
颔联直抒胸臆,用典抒发情怀。“张衡”是东汉著名文学家,有“才高八斗”之誉,他的《四愁诗》,以抒情见长。《四愁诗》是汉末文人王逸所作的四首七言组诗,每篇自题为“美制(慕)吾皇”、“忧世(叹)道微”、“愍时(伤)不辰”、“悲志(哀)事非”。这组诗借美人自比,以“四愁”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赋”,这里是指张衡的《四愁赋》。“拟”,即仿效、效仿。“郭泰”,东汉初年隐士,以清高闻名。《太平御览》引《郭巨传》说,郭泰与友人同行,友人问:“何时当还?”答曰:“未知当复何之?”友人笑其言。郭泰答曰:“宁可栖迟困厄之中,不可不遂青云之志。”后来果然隐居不仕。“张衡赋”、“郭泰舟”,均指代贤达之人,也暗合了上文的“张郎中”。这两句运用典故,委婉地劝勉友人,勉励他要有所作为,不要虚度时光。
颈联进一步劝勉友人,希望他为国效力,建功立业;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情绪。“三楚”,泛指长江以南一带的楚地,这里是借用屈原流放之地来比喻友人所要去的地方。屈原被贬之后,曾三次流放至湘水流域的辰阳,因此后人便称那里为三湘。“五溪”,指辰阳一带的酉水、巫水、武水、沅水、溆水。“郭泰舟”,是说友人应该像郭泰那样保持清高的节操,远离官场是非。“三楚”、“五溪”,都用来象征友人将要离开的辰州地方。
尾联写景抒情。“欲知”二字总括前文,既是对朋友的关切,也是诗人自身的感慨。“云白山青”,是眼前之景,也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独倚楼”,是孤独无依的形象,也暗合了“怅”字的情感色彩。“云白山青”,出自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通过描绘壮丽景色,抒发了豪迈的激情,表达了壮志凌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采用乐府旧题,却一改传统送别诗的格调,将送别之意与咏史抒怀融为一体,使诗歌具有更深的思想性和更高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