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谁画青松障,越柏下笔开殊状。
小枝交错铁不如,大枝森竦剑相向。
笔驱元气天为泣,龙擘海水神俱王。
沧江风雨六月来,白日雷霆九天上。
想当飞墨纵挥洒,应遣酣歌助悲壮。
于时画者亦有人,柏也用意实豪放。
犹忆海虞山里时,往往见我索题诗。
豪缣到手不暇择,烂漫图写宁复辞。
只今风流已冥寞,使我见之增叹愕。
况当木落秋气悲,抚事哀吟忽如昨。
乌乎柏兮那复见,萧瑟凄风动寥廓。
萧瑟凄风动寥廓,应有松子僧前落。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1. 诗句释义
  • “高堂谁画青松障,越柏下笔开殊状。”:这是第一句,描述的是有人在高堂上用笔描绘青松,而越柏下笔后,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 “小枝交错铁不如,大枝森竦剑相向。”:第二句进一步描述了树形的细节,小枝交错如同铁一般坚固,大枝则像剑一样挺立。
  • “笔驱元气天为泣,龙擘海水神俱王。”:第三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绘画者能够捕捉到大自然的精髓,使得天地为之动容的情感。
  • “沧江风雨六月来,白日雷霆九天上。”:第四句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仿佛风雨交加的沧江和闪电般的雷霆在天空中交织。
  • “想当飞墨纵挥洒,应遣酣歌助悲壮。”:第五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笔墨尽情地挥洒,以歌声来辅助表达悲壮之情。
  • “于时画者亦有人,柏也用意实豪放。”:第六句提到了当时也有一些人擅长画柏树,而且他们的用意是豪放的。
  • “犹忆海虞山里时,往往见我索题诗。”:第七句回忆了自己曾经在海虞山里见到别人索要自己题诗的情景。
  • “豪缣到手不暇择,烂漫图写宁复辞。”:第八句描述了自己手头有昂贵的绢帛,但是也顾不上挑选,只想把美好的图景画出来。
  • “只今风流已冥寞,使我见之增叹愕。”:第九句表达了现在这种风雅已经消失殆尽,看到它们只能让自己感到惊讶和遗憾。
  • “况当木落秋气悲,抚事哀吟忽如昨。”:第十句是在感叹秋天的到来和树木凋零带来的悲伤。
  • “乌乎柏兮那复见,萧瑟凄风动寥廓。”:最后一句表达了柏树如今已经不见,只剩下萧瑟的凄凉秋风在空旷的地方吹拂。
  1. 译文
    高堂之中,有人用笔描绘出青松的屏障,越柏下笔后,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小枝交错如同铁一般坚固,大枝则像剑一般挺立。笔墨驱使着天地之气为之动容,如同龙撕裂海水之神一样强大。沧江风雨六月来,白日雷霆九天上。想要当飞墨纵挥洒,应派遣酣歌助悲壮。那时画者也有这样的人,柏树使用其意实豪放。还记得海虞山里时,常常看见我在别人那里索要题诗。豪缣到手不暇择,烂漫图写宁复辞。只今风流已冥寞,使我见之增叹愕。况当木落秋气悲,抚事哀吟忽如昨。乌乎柏兮那复见,萧瑟凄风动寥廓。萧瑟凄风动寥廓,应有松子僧前落。
  2.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柏树的不同形态和特点,展现了画家们对自然景观的捕捉能力和对美的表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古代文人画派的怀念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风雅的追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