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瓢斋心自苦,金陵又复上金华。
茫茫春草兼春水,肠断东风日易斜。
注释
见《全唐诗》卷五七。
见《全唐诗》卷五七。
寄,托付。金华山,在今浙江省境内。
赏析
此诗作于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春,作者时为福建提点刑狱公事兼浙西常平茶盐公事。当时作者正在杭州任职,而家乡江西上饶的瓢斋则被朝廷征用。作者对此深有感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以“不见”二字领起,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怀念之情;颔联写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与苦闷,同时暗含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之情。颈联通过描绘春风中的草、水等自然景物,抒发了内心的愁苦之情;尾联则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明快,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