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雪,出门何所之。
渡河正遇风浪恶,回船少住溪水湄。
举头见飞鸟,敛翮欲下无树枝。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内容整体感知,然后结合着重点词进行分析。“天雨雪”,天气下雪,是写景的起兴句;“出门何所之”:出门要往哪儿去呢?这是诗人发问。“渡”字写出了诗人的踌躇满志和一腔豪情,“正遇”点出了时间,天气寒冷,风浪又大,诗人不得不改变初衷,停船在江边避风。“回船少住溪水湄”,诗人因风浪受阻,只好返回船上停泊在江边避风。“举头见飞鸟,敛翮欲下无树枝”,抬头看见了飞翔的大雁,收起双翅准备落向江岸,但因为树枝稀少,没有落处。
【答案】
译文
天气下雪,我冒着大雪出门,要到哪儿去呢?正在渡河时正逢狂风恶浪,回船停泊在小河岸边避风。抬头看见一群大雁
,收起翅膀正准备落下却找不到树枝。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大雪天里冒着大雪出门,结果在大风大雨中被风吹回,最后停在河边避雨的情景。
开头两句“天雨雪,出门何所之”,交代了诗的背景,为下文写景抒情做了铺垫。“正遇风浪恶”,点明了天气状况,为下文
写事作铺垫。“回船少住溪水湄”,点明地点,为下文写景抒情作了铺垫,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回船”二字,既表现了
诗人的踌躇满志和一腔豪情,也表现出他面对逆境时的无奈、焦虑。而“少住”二字则表现出了诗人的无可奈何、进退两难。“举
头见飞鸟,敛翮欲下无树枝”,从正面写景。首句中“何所之”表明诗人要远行,那么他看到飞鸟在空中自由翱翔,便想展翅高飞,
与飞鸟比翼齐飞;然而飞鸟没有树枝可依,只得收回翅膀,无奈地停在低处。诗人以“飞鸟”喻人,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面对
困境时的矛盾心理和无所适从的迷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