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望不极,十二危峰倚天碧。
阳台神女徒盈盈,艳质妖容果谁识。
襄王荒怪不足徵,宋玉微辞岂堪惜。
至今云雨自朝昏,山鬼哀猿叫苍壁。
【注释】
巫山:山名,在四川、湖北交界处。传说古时为神女的住所。高:指山峰高耸入云。望不极:远望不到尽头。十二危峰:指巫山的十二座山峰。《山海经·中山》:“巴山东南一曰巫山,二日蜀山。”倚天碧:倚靠天空的碧绿。阳台:传说中巫山神女居住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样子。艳质妖容:美丽的容颜。宋玉:战国时楚国诗人,善写赋。这里指《高唐赋》。微辞:隐约的言辞。襄王:指楚襄王。荒怪不足徵:荒凉怪异不值得验证。宋玉微辞:指宋玉的隐晦言辞。岂堪惜:怎么值得可惜。朝昏:早晨和黄昏。自朝昏:从早晨到黄昏。哀猿叫苍壁:哀鸣的猿猴叫声悲凉而回荡在青山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情诗。诗以巫山为背景,借巫山神女的美丽形象来抒发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懑。此诗用“巫山”作为题旨,意在通过神女的故事表现作者的政治理想。全诗以神女自喻,抒写其被遗弃之恨,寄寓了诗人对政治上失意的感慨。
首联“巫山高,望不极,十二危峰倚天碧”,点出“巫山”,即巫峡,属重庆奉节县至湖北宜昌市西一带长江支流大宁河所环绕的高山峡谷地带。巫山是古代西南地区的交通要津,也是楚地通往巴、汉、黔、滇的必由之路,因此有“三峡锁钥”、“夔门雄险”之称。巫山十二峰耸峙江边。诗人登上巫山,只见山峰高耸人云,望不尽头。这两句是写巫山的高大险要,为下文巫山神女的美丽形象作了铺垫。
颔联“阳台神女徒盈盈,艳质妖容果谁识”,写巫山神女。传说她是古帝王的妃子,后因与巫山神相遇,遂托身于神女峰,终身未嫁。这里用《高唐赋》的典故:“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状如人也。王问玉曰:‘何谓高唐?’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之后,王犹辛酸悲思,为害政病。”神女就是这位神女的形象,她美丽动人,但却是虚无缥缈的幻影。这一句是说那位被神女爱慕的襄王,虽然荒淫无道、荒怪荒唐,但却没有引起神女的注意。这一联既写出了神女的美艳,又写出了襄王的荒怪荒唐,从而突出了神女之“艳质妖容”以及她的“空谷幽兰”。
颈联“襄王荒怪不足徵,宋玉微辞岂堪惜”,写巫山神女。意思是说,即使襄王荒淫荒唐到如此地步,也不足以证明神女的存在;即使宋玉的词藻再精妙,也不足以说明神女的身份,因为神女本来就是虚幻不实的。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巫山神女的形象,表明诗人对现实政治的看法。
尾联“至今云雨自朝昏,山鬼哀猿叫苍壁”,写巫山神女的悲哀。意思是说,自从神女化为山石以来,就再也没有过云雨之事;只有山中的猿猴在悲泣,它们在青翠的山壁上发出凄厉的哀鸣。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概括和回应。最后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神女悲剧命运的同情,也寄托了他自己的身世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