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若傲世,闲居谢荣名。
徵书剧羽檄,白首试大廷。
人材乐教育,泮水清风生。
应怜旧山桂,岁暮有馀青。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题目为《送大彰徐博士还钱塘以客路青山外五字为韵赋诗五首 其三》。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少壮若傲世,闲居谢荣名。
年轻的时候就像傲慢地对待世界一样,而到了晚年则谦虚地辞去了所有的荣耀和名声。
徵书剧羽檄,白首试大廷。
朝廷的征召诏书如同紧急的命令一般急促,而到了晚年则只能在大堂中尝试施展自己的才能。
人材乐教育,泮水清风生。
人们渴望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就像泮水边吹来的微风带来了清新的气息。
应怜旧山桂,岁暮有馀青。
我应当同情那些仍然留在故乡的山中的桂花树,因为它们在寒冷的冬天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一个朋友(徐博士)的送别之作,表达了他对于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晚年生活的关切。诗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教育的重视。通过描绘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杜甫展现了人生的起伏和变迁。
诗的前两句“少壮若傲世,闲居谢荣名”,反映了一个人年轻时的骄傲和不羁,以及随着年岁的增长,开始谦逊地放弃名利。这反映了杜甫自己年轻时的志向和抱负,也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岁月流转的感慨。
第三四句“徵书剧羽檄,白首试大廷”描绘了从青年到老年的人生经历。从朝廷的征召诏书到在大堂中尝试施展才能,都反映了人生中的不同阶段和挑战。这种对比强调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和不断变化。
第五六句“人材乐教育,泮水清风生”则表达了对教育的重视,认为人应该追求知识和才能的培养。这里的“泮水”指的是孔子曾经教学的地方,象征着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
第七八句“应怜旧山桂,岁暮有馀青”则抒发了一种对于家乡的怀念和对老朋友的关怀之情。诗人希望友人能够珍惜时间,保持青春活力,同时也表达出对于老朋友未来生活的担忧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描写,展现了杜甫对人生、教育和友情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它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