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民,古村居,古村有田复有庐。
屋后桑麻四五区,屋前榆柳八九株。
老妇辟纑儿读书,青灯夜照三更初。
牛角带经耕且锄,年年岁岁输官租。
圣人治世如唐虞,饱来击壤歌康衢。
乌纱作巾白布襦,东邻西舍相招呼。
醉归兀兀杖自扶,古村民,古村居。

注释:

  1. 古村居:古老的村庄,古老的住所。
  2. 屋后桑麻四五区:屋子后面有桑树和麻田大约是四五个区域。
  3. 屋前榆柳八九株:屋子前面有榆树和柳树大约有八九棵。
  4. 老妇辟纑儿读书:老妇人正在用纺车纺线,同时在读书。
  5. 青灯夜照三更初:晚上点着青油灯,直到三更天。
  6. 牛角带经耕且锄:拿着牛角的农具去耕田和锄草。
  7. 年年岁岁输官租:每年都要向官府交纳租金。
  8. 圣人治世如唐虞:古代的圣人治理国家就像唐尧和虞舜一样。
  9. 饱来击壤歌康衢:吃饱了就来打土墙游戏,歌唱在大路上。
  10. 乌纱作巾白布襦:戴着黑色的纱帽穿着白色的布衫。
  11. 东邻西舍相招呼:邻居互相招呼。
  12. 醉归兀兀杖自扶:喝醉了回家摇摇晃晃地扶着拐杖。
  13. 古村民,古村居:古村落的居民,古村落的住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中的诗人居住在一个古老的村落,四周围绕着稻田、桑树、榆树和柳树,环境优美宁静。他的生活充满了农耕劳作和家庭亲情,老妇人正在用纺车纺线同时读书,孩子们在玩耍;夜晚则是点着青油灯,手持牛角农具耕田锄草,直到三更天。诗人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歌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以“圣人治世”为参照,表达了对唐尧和虞舜时期的盛世景象的怀念和敬仰。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逃避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村生活的宁静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盛世的回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