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听松风,金鸡山下阁。
夜凉月照窗,冷然满幽壑。
如卧江上楼,梦觉海涛作。
疑行洞庭野,两耳钧天乐。
溪翁闻性空,妙触了无着。
野马从鼓漂,太虚自寥廓。
缅怀师友情,抚卷翻不乐。
人亡阁亦非,题诗付冥漠。

寄题云门松风阁

何处听松风,金鸡山下阁。

夜凉月照窗,冷然满幽壑。

如卧江上楼,梦觉海涛作。

疑行洞庭野,两耳钧天乐。

溪翁闻性空,妙触了无着。

野马从鼓漂,太虚自寥廓。

缅怀师友情,抚卷翻不乐。

人亡阁亦非,题诗付冥漠。

【注释】

  1. 何处听松风:在何处可以听到松涛阵阵?
  2. 金鸡山下阁:金鸡山在杭州西湖的西南面,山上有亭叫“望仙台”,是观赏西湖全景的好地方。山下有一座楼阁,名为“望江楼”。这里指的是望江楼。
  3. 夜凉月照窗:夜晚,凉爽的月光洒进窗户里。
  4. 冷然满幽壑:冷冷清清的月光充满了深深的山谷。
  5. 如卧江上楼:好像躺在江上的楼上。
  6. 梦觉海涛作:梦中仿佛听到海浪的声音。
  7. 疑行洞庭野:怀疑自己正走在洞庭湖边的小道上。
  8. 两耳钧天乐:好像听见天上的仙乐。
  9. 溪翁闻性空:溪边的老翁听说性空的道理。
  10. 妙触了无着:妙悟的境界是没有牵挂的。
  11. 野马从鼓漂:像野马拉动的鼓声飘荡。
  12. 太虚自寥廓:太虚空自显得广阔空旷。
  13. 缅怀师友情:怀念老师的恩情。
  14. 抚卷翻不乐:拿起书卷看也不快乐。
  15. 人亡阁亦非:人不在了,阁也就不存在了。
  16. 题诗付冥漠:写下诗句寄托自己的哀思。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深切的怀念之情。首联“何处听松风,金鸡山下阁”点明了地点和时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颔联“夜凉月照窗,冷然满幽壑”描绘了夜晚宁静而寒冷的月光洒满深壑的景象;颈联“如卧江上楼,梦觉海涛作”则想象自己在江上的阁楼上睡着,梦见海潮涌动;尾联“疑行洞庭野,两耳钧天乐”则幻想自己行走在洞庭湖畔的小道上,听到了天上的音乐。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