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识千峰顶上幽,羚羊挂角没踪由。
谈玄自折松为拂,遇困聊将石枕头。
寒谷花开多向日,空岩叶落始知秋。
莫言与世相疏甚,此是山居道者流。

注释:

谁识千峰顶上幽,羚羊挂角没踪由。

谁?谁能理解这千峰之顶的幽静,就像羚羊挂在山崖上一样,没有踪迹。

谈玄自折松为拂,遇困聊将石枕头。

谈论玄妙之道时,会亲手折下松树作为拂尘;遇到困难时,便用石头当枕头。

寒谷花开多向日,空岩叶落始知秋。

在寒冷的山谷中,花朵多是向着太阳开放的,只有在空荡的岩石上,树叶才会落下,才能知道秋天的到来。

莫言与世相疏甚,此是山居道者流。

不要说你与世隔绝得很远,这就是隐居于山中的道士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山居生活的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全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清雅和超然脱俗的特点。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谁识千峰顶上幽,羚羊挂角没踪由”一句,诗人用“谁识”二字开篇,巧妙地引出了对山居生活的赞美。他以羚羊挂角、无迹可循的形象,比喻了山居生活的神秘和不可捉摸,使人不禁对山居生活产生好奇。接着,诗人以“谈玄自折松为拂”一句,描绘了山居生活中的一种生活方式——以松木为拂尘,体现了山居生活的简朴和自然。而“遇困聊将石枕头”则进一步展示了山居生活中的另一种方式——用石头作为枕头,以此应对困境。这些细节描绘,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生活气息。

“寒谷花开多向日,空岩叶落始知秋”两句,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寒谷花和空岩叶进行对照,既表现了自然界的规律,又突出了山居生活的独有特征。寒谷花多向太阳开放,暗示了生命的顽强和希望;而空岩叶的飘落,又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和富有哲理性。

“莫言与世相疏甚,此是山居道者流”一句,是对前文的概括和总结。诗人以“莫言”二字收尾,表达了他对世人的劝告——不要被世俗所困扰,要像山居道者一样,享受生活的乐趣。这句诗既是对前文的升华,也为整首诗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独特见解和热爱。它不仅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诗作,更是一篇关于生命、自然和人生哲理的优美篇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