飙风西北起,阴云薄南陲。
冉冉岁云暮,恻恻心内悲。
辞亲远行迈,已越三年期。
昔为连根树,今若游地丝。
形影窃自吊,朝东暮西驰。
不学齐仲连,翻作楚钟仪。
南冠愧流窜,短褐谁相知。
性命寄须臾,面色含饥疲。
明月在东壁,愿照浊水泥。
泥中复何见,沙砾纷参差。
下有沉沙珠,上有琼树枝。
琼枝良可依,终不埋光辉。

这首诗是汉代诗人王粲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八句,通过描写自己的身世遭遇,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我们来看第一句“飙风西北起,阴云薄南陲”。这句诗描述了狂风从西北方向刮来,乌云笼罩着南方的天空。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恶劣的天气和阴沉的气氛,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第二句“冉冉岁云暮,恻恻心内悲”。岁月如逝水般流逝,转眼间已是年华老去。内心的悲伤之情难以言表,只能默默地承受。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年华老去的哀伤。

第三句“辞亲远行迈,已越三年期”。为了追求理想,诗人离开了家乡,踏上了远行的征途。这里的“辞亲”和“远行”都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毅力,而“已越三年期”则暗示了时间之漫长和距离之遥远。

第四句“昔为连根树,今若游地丝”。昔日的自己如同根深蒂固的树木,如今却如同飘摇不定的游丝,失去了根基。这句诗通过比喻,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感叹。

第五至第八句分别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第六句“形影窃自吊,朝东暮西驰”写到了诗人孤独的身影和日夜奔波的辛酸。第七、第八句“不学齐仲连,翻作楚钟仪;南冠愧流窜,短褐谁相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反思,表示自己没有效仿古人高洁的品质,反而沦落到如此地步,无人了解。

第九到第十二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第九句“明月在东壁,愿照浊水泥”寄托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向往。第十句“泥中复何见,沙砾纷参差”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困境的认识。第十一句“下有沉沙珠,上有琼树枝”则暗喻了即使在困境中,也有希望和美好存在。

整首诗以悲凉的基调,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渴望,展现了他坚韧不屈的性格和高尚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汉代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和文人的命运坎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