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凿方池水未平,晚晴独自绕池行。
好花都向雨中尽,幽鸟忽来林外鸣。
科斗黑时初种藕,鸭头绿处欲生萍。
匡山旧业闲料理,更结茅亭此计成。
《偶作一首》是元末明初僧人释宗泐的作品,通过描绘一幅晚晴时独自绕池而行的图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情感。下面是诗句、译文以及注释:
诗句:新凿方池水未平,晚晴独自绕池行。
译文:新挖的方形池塘尚未填平,在晴朗的傍晚我独自漫步其中。
注释:新凿方池,即新开凿的水塘;未平,意味着尚未填满或平整。晚晴独自绕池行,描述了诗人在晴朗的傍晚时分,独自一人悠然地绕着水塘散步的情景。
诗句:好花都向雨中尽,幽鸟忽来林外鸣。
译文:美丽的花朵都在雨中凋零,而幽深的鸟儿突然来到树林之外歌唱。
注释:好花都向雨中尽,意味着美丽的花朵都在雨中凋零,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幽鸟忽来林外鸣,描写了鸟儿在雨中的突然出现和鸣唱,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风景图,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抒发,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