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不见老龄峰,高枕吴山似卧龙。
海菜晨充斋钵供,天花晴扑讲筵钟。
琅函久閟金襕密,石塔新围宝树重。
道貌近来闻瘦甚,莫如秋后看山容。

【诗句释义】

次韵寄延龄峰讲主:我再次写下这首诗来寄给延龄峰的讲主。

五年不见老龄峰:已经五年没有见过老讲主了。

高枕吴山似卧龙:在吴山之上高枕而卧,如同卧龙一般。

海菜晨充斋钵供:早上的海菜用来充作斋饭,供养僧人。

天花晴扑讲筵钟:晴朗的天空里飘着朵朵白云,仿佛是天花落在讲坛上。

琅函久閟金襕密:长久以来密封的佛经中,蕴藏着金色袈裟的奥秘。

石塔新围宝树重:新建的石塔周围环绕着像珍宝般的古树。

道貌近来闻瘦甚:听说近来他的道貌日益消瘦,真是让人担忧。

莫如秋后看山容:不如等到秋天之后,再去看看山的面容吧。

【译文】

五年未见老讲主,我在吴山顶上高枕而坐,犹如一条卧龙。

早晨吃海菜作为斋饭,供给僧人,就像天花落在讲台一样。

佛经中藏着金袈裟的秘密,被长时间封存。

新建的石塔周围环绕着像珍宝般的古树。

听说近来他的道貌日益消瘦,真是令人担忧。

不如等到秋天之后,再去看山的面容吧。

【赏析】

这首七绝诗是诗人对友人的慰问和劝勉之作。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老讲主的关心、对僧徒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关怀之情。

首句“五年不见老龄峰”,诗人用“见”字,点出自己与老讲主已有五年未见面了。这句诗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但实则蕴含着深深的感情。因为从字面上看,“见”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实际上它却包含了许多深意。诗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老讲主一直都很关注他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这种关心让他感到非常温暖和感动。

诗人用“高枕吴山似卧龙”来形容自己在山上的高枕而卧的姿态。这句话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形象,又巧妙地将吴山和老讲主联系起来。吴山是老讲主的故乡,同时也是他曾经工作过的场所。在这里,诗人以“卧龙”比喻自己的状态,既表示自己现在的状态轻松自在,又暗含自己对老讲主的敬仰之情。

诗人转向了对僧人生活的描述。他写道:“海菜晨充斋钵供,天花晴扑讲筵钟。”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清晨吃海菜充饥、天花落满讲坛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其中,“海菜”指的是海菜,是一种清淡的食物;“斋钵”则是指僧人用于吃饭的工具;“天花”则是佛教中的一种象征性事物,代表佛法无边、智慧无边等意义。这些词语都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诗人又转而描绘了新建的石塔和宝树的景象。他写道:“琅函久閟金襕密,石塔新围宝树重。”这里,“琅函”指的是佛经中的卷轴;“金襕”则是佛教中的一种装饰品,代表着尊贵和神圣;“石塔”则是佛教中的一种建筑形式;“宝树”则代表着佛教中的菩提树。这些词语都充满了浓郁的宗教气息,展示了佛教建筑的独特韵味。

诗人以“道貌近来闻瘦甚,莫如秋后看山容”作为结尾。这句话既是对老讲主的安慰,又是对友情的珍视。其中,“道貌”指的是僧人的外貌或形象;“瘦甚”则是形容老讲主身体瘦弱的样子;“秋后看山容”则是说等到秋天之后再去欣赏山水之美。这几句话都充满了深情厚谊,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关切之情。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老讲主的关心、对僧徒生活的描绘以及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关怀之情。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