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写此百鸦果何意,把玩令人不忍置。
忆君曾作金门游,待直晨趋五凤楼。
尔时银床声半滑,尔时铜箭声初歇。
惊群忽逐禁钟来,弄影遥随宫雾没。
光借祥乌一延伫,势凌鳷鹊从来去。
仙桥有路自飞腾,韶乐无声亦跄举。
托身既得所,引类还有时。
太液分饮九龙水,上林更宿万年枝。
中郎弹射不敢向,内庖烹割多所遗。
时人每取占王气,竞谓禽鸟先得知。
只今归来甘寂寞,独卧南窗对山郭。
窗前古树大十围,不见群鸦见饥雀。
【注释】
- 书文待诏:唐玄宗时,曾以“翰林学士待诏”的名义在宫中供奉,称“待诏”。2. 百鸦:唐代宫廷绘画多描绘各种飞禽,这里指画中的百只乌鸦。3. 文君:即卓文君,东汉才女,为司马相如之妻。4. 金门游:汉景帝之子刘子荣(后改名刘彻)被封为太子,曾入太子宫,故又称“金门”。5. 五凤楼:长安城西面正门名。6. 银床:喻指铜镜。7. 铜箭:喻指铜钱。8. 禁钟:皇宫内禁止喧哗的钟声。9. 宫雾:皇宫里的云雾。10. 祥乌:传说中吉祥的鸟,这里借指皇帝、天子。11. 鳷鹊:一种鸟。12. 仙桥:传说中的神仙所建的桥。13. 韶乐:古代帝王祭祀时的乐曲。14. 王气:帝王之气象。15. 上林:汉武帝时所置皇家园林,此指皇宫苑囿。16. 中郎:汉官名,这里泛指宫廷。17. 内庖:内廷厨宰。18. 山郭:山边的城郭。19. 窗前古树大十围:窗前有一棵大树,其树围达十围,形容树之大。20. 见饥雀:比喻自己与乌鸦同处而感到寂寞。【赏析】
《百鸦图歌》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通过描写一幅《百鸦图》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和对理想追求的心情。诗中用大量的典故、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开头两句:“文君写此百鸦果何意,把玩令人不忍置。”这是诗人的自问自答,也是全诗的核心。文君(即卓文君),是汉代蜀地才女,曾因司马相如而闻名,后来两人离异,文君出嫁到临邛,成为当地富豪卓王孙的小妾。司马相如则继续他的辞赋创作生涯,并娶了长女卓文君为妻。卓文君擅长鼓瑟,司马相如为她写了一首著名的《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文君画这幅《百鸦图》,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情感。她把玩着这幅画,不忍心放下它。
下面四句是对文君内心世界的进一步描绘,表现了她的孤独和无奈。“忆君曾作金门游”,意思是想起以前文君在金门(汉代宫殿名,汉武帝时设立)游玩的情景。“待直晨趋五凤楼”,意思是她在五凤楼等待皇上召见的情景。“尔时银床声半滑,尔时铜箭声初歇”,“尔时”二字,表明时间过去很久,暗示着文君对往昔的回忆,以及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接下来几句是对文君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她才华的敬佩。“惊群忽逐禁钟来,弄影遥随宫雾没”两句,意思是说,那些美丽的乌鸦忽然随着宫廷钟声的出现而惊起,它们的影子在宫中云雾中消失。“光借祥乌一延伫”,意思是说,诗人借用祥乌的形象,来表达他对文君深深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文君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势凌鳷鹊从来去”,意思是说,希望文君能够像那高高在上的鳷鹊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托身既得所”,意思是希望文君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引类还有时”,意思是希望文君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美好的人生。
这首诗虽然只是一幅《百鸦图》的题咏,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诗中对文君的描绘,以及对百鸦的刻画,都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让人陶醉其中。《百鸦图歌》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唐代文化的魅力,也为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