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宫殿玉为筵,记写君恩施佛年。
彩缋至今留梵月,土阶谁复戴尧天。
王孙日远悲春草,神女云来泣夜泉。
四海为家犹是幻,等闲兴废岂须怜。

【注释】

积庆寺:在杭州市,南宋理宗皇帝建于杭州西湖之畔。宋理宗皇帝及帝炳闫妃遗像:理宗皇帝为宋宁宗赵扩长子,理宗皇帝继位后,尊母为帝炳皇后,称帝炳为“皇叔高阳王”。宋理宗皇帝在位时,曾以礼佛著称,积庆寺就是为此而建的。帝炳闫妃,即宋理宗的母亲。宋理宗皇帝和母亲都死于景定三年(1262年),故有“二首”。其二:第二首诗题下注:“观此二诗。”

金银宫殿玉为筵,记写君恩施佛年。

彩缋至今留梵月,土阶谁复戴尧天。

王孙日远悲春草,神女云来泣夜泉。

四海为家犹是幻,等闲兴废岂须怜。

【赏析】

《西湖积庆寺观宋理宗皇帝及帝炳闫妃遗像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之一。

全诗共八句四十六字,前半部分描绘了宋理宗皇帝及其母帝炳王后在积庆寺中的遗像,后半部分则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认识。

金银宫殿玉为筵,记写君恩施佛年。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积庆寺是一座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宫殿,用来供奉宋理宗皇帝及其母帝炳王后的遗像。在这里,作者用“金银宫殿”来形容积庆寺的宏伟壮观,而“玉为筵”则形象地描绘了佛像的神圣庄严。同时,这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理宗皇帝和帝炳王后在佛诞节上施舍的感激之情。

彩缋至今留梵月,土阶谁复戴尧天。

这里的“彩缋”指的是佛教艺术,“梵月”则是指月光如水的美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从宋理宗皇帝和帝炳王后在积庆寺中留下了他们的遗像之后,那些美丽的佛教画和月光下的景色一直保留至今。而“土阶谁复戴尧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暗示着那些曾经繁华一时的地方如今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王孙日远悲春草,神女云来泣夜泉。

这句诗中的“王孙”指的是贵族子弟,他们常常远离家乡在外生活,因此会感到孤独和寂寞。而“神女云来泣夜泉”则运用了神话传说的意象,将王孙与神仙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他们命运的同情。同时,这句话也暗示着那些曾经繁华一时的地方如今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四海为家犹是幻,等闲兴废岂须怜。

这里再次强调了世事的变幻莫测,即使是四海为家这样的大家族也不过是虚幻的存在。同时,诗人也表示自己对于世事的兴衰变化并不需要过于担忧或同情。这句话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和对人生无常的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