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人莫听女儿歌,盈盈一水滞天河。
两星低望不可渡,河上无梁空掷梭。
注释:不要听离人唱的吴歌,只有一条小河横亘在天河。天上的两颗星星低垂着,却无法渡过这道银河,只能空抛梭子。
赏析:这是一首咏叹离别之情的诗。诗中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天河图景和离人的愁苦心情。前两句写天河水流阻隔,后两句写星低望而不可渡、空掷梭。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离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离人莫听女儿歌,盈盈一水滞天河。
两星低望不可渡,河上无梁空掷梭。
注释:不要听离人唱的吴歌,只有一条小河横亘在天河。天上的两颗星星低垂着,却无法渡过这道银河,只能空抛梭子。
赏析:这是一首咏叹离别之情的诗。诗中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天河图景和离人的愁苦心情。前两句写天河水流阻隔,后两句写星低望而不可渡、空掷梭。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离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译文】 在丹阳道中,我停留了两日,十年来一直在外漂泊。如今我已年老体衰,前途渺茫,人生如飘零之叶易逝。山川草木,人事变迁,旧迹已不可追。花儿鸟儿也似懂得人世的沧桑。趁我还年轻,趁东海未干,借船渡海,摆脱尘世羁绊。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出使东都时所作,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诗人以旅途为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时光流逝、世态炎凉等的感慨。
【注释】 1. 行色春增艳:春天的景色使出行的人更加艳丽。 2. 离心路与岐:离别之时,道路分岔。 3. 雨:细雨,绵绵不绝。 4. 芜草:野草。 5. 来燕:归来的燕子。 6. 交社:聚会。 7. 分蚕:养蚕。 8. 正及时:正好是时候。 9. 到家新酿熟:家中有新酿的酒。 10. 花下有尊移:在鲜花下斟酒赏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愁别绪的作品。诗中通过描写送别的场景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华镇移金齿,清标想玉颜。 - 解释: 华镇(地名)迁移到金齿,清标(指人的品质或形象)让人联想到玉般的面容。 - 注释: “华镇”可能指的是某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名,这里用来借代一个地方。“金齿”可能是指金齿国的都城,一个富有的地方。而“清标”则形容人的高洁品质或美丽容颜。 - 赏析: 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对方高尚品质的赞赏,同时寄托了深厚的情感。 2.
废庙 江南多庙宇,处处倚山开。 香火村翁主,松杉野鹤来。 土墙支段木,石磴上青苔。 鼓吹斜阳里,人家赛社回。 注释: 1. 江南多庙宇,处处倚山开:江南地区的寺庙很多,每个寺庙都依山而建。 2. 香火村翁主,松杉野鹤来:庙里的僧人负责烧香拜佛,松树和杉树的鸟儿也会飞来。 3. 土墙支段木,石磴上青苔:庙里的墙壁是用泥土做的,上面铺着一段段木头;石梯上长满了青苔。 4. 鼓吹斜阳里,人家赛社回
枕簟浑无暑,园林占蚤秋。 荷风晚池静,槐雨夜堂幽。 药裹依频简,书签散不收。 虬髯先着雪,今巳渐侵头。 注释: 1. 枕簟:枕头和席子。浑无暑:全然没有暑热的感觉。 2. 园林:《楚辞·九歌》中有“沅有芷兮澧有兰”,这里泛指庭院。 3. 占:占据,占有。蚤秋:早春时节。 4. 荷风:荷花的风。晚池:傍晚时分的池塘。 5. 槐雨:槐树的雨。夜堂:夜晚的厅堂。 6. 药裹:包裹着药物的袋子。依:依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一次散步时,看到傍晚时分的景色,有感而发所写。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伐斧鸣前崦,巡金响近村。 - “伐斧”:指的是砍柴的动作。 - “鸣前崦”:声音传到了前面的山坳。 - “巡金”:这里可能是用“巡行”的谐音或意象来描述声音传播的样子。 - “近村”:接近村庄的地方。 2. 西风摧木叶,落日下柴门。 - “西风”:秋风。 - “摧木叶”:指秋风吹过
【注释】 苎(zhú):用苎麻纺织的细布。理:整理。黄紬(chóu):黄色生丝布。月华:月光。云掩镜:云遮掩着镜子,指月亮在云里,看不见了。渠:他。石绣:石头上生长的苔藓,形容苔藓密布。招寻:邀请、召唤。 【赏析】 晚春时雨绵绵,作者闲居无事,遂作此诗以自遣。 起句“白苎辞新服”,写自己辞别了新衣,换上了白苎。“白苎”是淡青色的细布,质地柔软而洁白,这里代指自己的素朴的生活
【注释】 刘穆之:东晋大臣,曾任南康太守。萃芳亭: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岸,为东晋时期刘穆之所建。 倚石厌花气,漱泉怜水香:靠着石头(欣赏)花儿的香气,漱口(欣赏)泉水的清香。厌:通“餍”,满足。怜:爱怜。 欲留红日下,先占绿阴凉:想留在红日的余辉下,就先占有那片绿色的荫凉。占:占取。 客醉沾席,官贫书满床:客人喝醉了酒,沾湿了坐席;我官小职卑,家中书籍多到床上堆满了。沾:沾湿。 老便寻乐境
解析 诗句释义: 1. 金屋人堪贮 - 这里比喻徐子仁如同珍宝般珍贵,能被妥善收藏。"金屋"通常指代富裕或高贵的人,而"可贮"则意味着能够妥善地收藏、保护。 2. 银灯客竞豪 - "银灯"可能指的是夜晚的灯光,这里用来形容徐子仁在宴会上显得格外耀眼和引人注目。"客竞豪"表达了宾客之间为了显摆而相互竞争的场景。 3. 舞轻帘外柳 - 通过描绘轻舞的柳枝,诗人表达了宴会中舞蹈轻盈、欢快的氛围
这首诗描述了朱永年游览金山寺的情景。首句“君上金山寺”,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第二句“还吟张祐诗”,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理解。接下来的四句则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感慨。 “空门无俗境,人世有闲时”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对佛门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注释】 少年:诗人年轻时;客:指游子。应还:应当归来。乡语:家乡的方言。依然:依旧,仍然。童子:指小孩子们。 停马:停车的意思。眼前都是旧家山:眼前的一切景物都仿佛是家乡的故园景色,这里用“旧家山”来比喻家乡。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故乡看到的一切景物,都是他曾经熟悉的,勾起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诗中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反映了游子的无奈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忆荔枝》诗,写对家乡荔枝的喜爱。首二句写荔枝树在江乡六月火云中绿叶葱茏,红熟累累,光彩照人;三、四句以“赤露夜浮”“流霞朝染”比喻荔枝成熟时红润欲滴的鲜红颜色,以及早晨太阳初升,露珠闪烁时红透如玉的晶莹光泽。五、六句写荔枝成熟时,人们争相采摘,用“帝女脂犹湿”形容贵妃沐浴时脸上的水珠犹未干透,“杨妃乳正肥”来形容妃子刚吃过奶,肌肤丰腴,娇艳动人
金山寺 潮汐难磨万古尘,老龙无地斲浮根。 戴鳌水弱低三岛,补石天开露一痕。 浪涌兔沈瓜步月,雨腥蛟送秣陵云。 时听梵刹传僧呗,柏子香飘半塔熏。 注释: 1. 潮汐难磨万古尘,老龙无地斲浮根。 - 潮汐:海水的涨落现象。 - 万古尘:指金山寺历经千年依旧保存完好。 - 老龙无地:形容时间久远,无法改变。 - 斲浮根:雕刻浮木,比喻为寺庙增添了一些装饰。 2. 戴鳌水弱低三岛,补石天开露一痕。
诗句释义: 秦淮女儿歌柘枝,隔淮吴儿唱新词。 译文: 秦淮河畔的美女们正在歌唱着《柘枝》,而远在淮河对岸的男子也在演唱新的歌辞。 注释: 1. 秦淮:地名,今属江苏省南京市,因秦淮河而得名。 2. 女儿:这里指秦淮的女子。 3. 歌柘枝:歌唱《柘枝》曲调。柘枝是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 4. 隔淮:指从淮河的这一岸到那一边。 5. 吴儿:指吴地的人或事。 6. 唱新词:演唱新的歌词。 7.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能力,具体考查“炼字、意象、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分析炼词、炼句的手法及其表现效果。然后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来赏析。“自君之出矣”,是说自从你出门之后,满园盛开的芙蓉花也凋谢了;“思君如花枝”,意思是想你就像花朵一样,在严霜中依然脆嫩芬芳的花枝;“月圆十五回”,意思是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可我却不能见你一面
诗句释义: 1. 峨峨石头城 —— “石头城”指的是南京的石头城,是明朝时期的一座军事要塞。 2. 下有长短亭 —— 在石头城下面有两个不同长度的亭子,可能是因为地形或建筑风格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3. 城前江茫茫 —— 描述的是站在城墙上远眺江面的景象,江面广阔,没有边际。 4. 亭边柳青青 —— 描述了亭子旁边长着的柳树颜色鲜绿,生机勃勃。 5. 行人重离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