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开遍芙蓉花。
思君如花枝,严霜脆秾华。
自君之出矣,月圆十五回。
思君月掩云,狂风吹不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能力,具体考查“炼字、意象、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分析炼词、炼句的手法及其表现效果。然后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来赏析。“自君之出矣”,是说自从你出门之后,满园盛开的芙蓉花也凋谢了;“思君如花枝”,意思是想你就像花朵一样,在严霜中依然脆嫩芬芳的花枝;“月圆十五回”,意思是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可我却不能见你一面,因为十五那天正是你出门在外的日子;“思君月掩云,狂风吹不开”,意思是月亮被云遮住了,狂风也吹不开。最后一句写自己思念之情,无法排解。
【答案】
译文:自从你出门以后,满园的芙蓉都凋谢了。想你想得就像花儿一样,即使寒霜降临,也依然娇艳芬芳。十五的月儿圆又亮,可是却不能见你一面,因为十五那天正是你出门在外的日子。月儿被云朵遮住,狂风也吹不开,我的思念之情也无法排解。
注释:①自君之出:指自从你出门后。②芙蓉:即荷花。③思君如花枝:想你就像花朵一样。④严霜:寒霜。⑤秾华:艳丽的花瓣。⑥十五:农历每月十五。⑦月掩云:月亮被云遮挡住。⑧狂风吹不开:狂风刮不散月光。
赏析:
此诗为《西洲曲》之一首。全诗以芙蓉喻人,将女子比作芙蓉,既写其容貌之美,又写其内心之贞节。诗的前两句写女子离开丈夫后,庭院里的芙蓉花已无影无踪;第三、四句描写女子思念丈夫的愁苦之情;末句则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相思之苦。
“自君之出矣,开遍芙蓉花”。诗人运用了反衬手法,以“芙蓉花”的凋零,反衬妻子的思念之情。芙蓉花,是女子所钟爱的。然而自从丈夫出门之后,庭院里再也看不到一株芙蓉花了。这不仅仅是因为芙蓉花已经开过,更主要的是因为芙蓉花的凋谢,象征着妻子的离别之苦。芙蓉花本是女子所钟爱的,而如今连它也被无情地抛却了,可见女子对丈夫的思念是多么深切。
“思君如花枝,严霜脆秾华。”“思君”,是女子思念丈夫时最常使用的词语,也是最能够表达女子内心情感的词语。这里“思君”就是“像花枝一样想你啊”。“严霜脆秾华”的意思是:即使严霜来临,也使得那艳丽的花瓣变得干枯了。比喻妻子的美貌和内心的贞洁都被丈夫抛弃了。“严霜”在这里不仅指的是自然界的寒冷天气,还隐喻着丈夫对她冷漠的态度。
“自君之出矣,月圆十五回。”这里的“十五”并非指月亮十五,而是用十五夜的明月作为时间的象征。十五之夜,月白风清,正是团圆之时,然而妻子却不能与丈夫共度良宵,她只能在明月之下,孤独地等待丈夫归来。“月圆十五回”意味着妻子盼望丈夫归来的心情是如此急切和痛苦。
“思君月掩云,狂风吹不开。”这里的“月掩云”形象地描绘了明月被乌云遮蔽的情景,象征着妻子心中的孤独与无助。同时,这句也暗示了妻子对丈夫归来的期盼是如此迫切和强烈。“狂风吹不开”更是直接表达了妻子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她想要挣脱这种痛苦,但却无法做到。
这首诗通过描写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妇女的痛苦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