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万山招欲来,龙翔虎跃青崔嵬。
突然拔地势莫测,擎天一柱何雄哉。
崖倾石走骇神怪,涧呼谷吼驱风雷。
振衣绝顶纵双目,烟涛浩渺沧溟开。
帆樯参差戏凫雁,岛屿联络浮罂罍。
贮云承露有三窟,石泉寒浸千年苔。
澄凝静涵天日影,更想星月光昭回。
探奇索怪不知倦,凌虚历险遭颠颓。
烟村指顾辨桑梓,兄弟三五同追陪。
坐临飞泉各分历,更籍磐石深徘徊。
自惭康乐山水癖,斯游胸次何恢恢。
天下名山几经过,衡庐雁宕徒惊猜。
远游正欲学司马,龙门禹穴探奇瑰。
胸中一吐金石响,肯使万卷徒兼该。
笑杀余生老环堵,床头蠹简空成堆。
短歌草草识发轫,划然笑出烟霞隈。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描绘了游天池山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山水之美的赞美。
诗句翻译:
- 千山万山招欲来,龙翔虎跃青崔嵬。(千山万山向我招手,如同龙飞翔、虎跳跃于青山之上)
- 突然拔地势莫测,擎天一柱何雄哉。(忽然间,山峰拔地而起,气势磅礴,犹如擎天的柱子一般雄伟)
- 崖倾石走骇神怪,涧呼谷吼驱风雷。(悬崖崩塌,石头滚动,惊骇鬼神,山谷轰鸣,如驱赶风雷)
- 振衣绝顶纵双目,烟涛浩渺沧溟开。(整理衣裳站在山顶俯瞰,眼前烟涛浩渺,仿佛天地相连)
- 帆樯参差戏凫雁,岛屿联络浮罂罍。(船只桅杆错落有致,如同嬉戏的野鸭和大雁;岛屿连接着,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酒坛子)
- 贮云承露有三窟,石泉寒浸千年苔。(三处洞穴可以储存云雾,岩石上的水珠冷得能浸蚀千年的苔藓)
- 澄凝静涵天日影,更想星月光昭回。(清澈澄澈,静谧深邃,映照出天空的影子,更让人怀念星星月亮的光芒)
- 探奇索怪不知倦,凌虚历险遭颠颓。(探索奇妙的景色,不知疲倦;攀越险峰,历经艰险)
- 烟村指顾辨桑梓,兄弟三五同追陪。(村庄烟雾缭绕,指点之间就能辨识家乡;兄弟们三五成群,一同追寻)
- 坐临飞泉各分历,更籍磐石深徘徊。(面对飞泻的瀑布,各自体验不同的感受;又倚靠着磐石,沉思不已)
- 自惭康乐山水癖,斯游胸次何恢恢。(惭愧于自己爱好欣赏山水,这次游览心胸开阔)
- 天下名山几经过,衡庐雁宕徒惊猜。(曾经游历过许多名山,但衡山、庐山、雁荡山却让我感到惊奇)
- 远游正欲学司马,龙门禹穴探奇瑰。(我正要效仿司马迁远游天下,探索那些奇特瑰丽的风景)
- 胸中一吐金石响,肯使万卷徒兼该。(胸中的激情喷薄而出,岂能让满腹经纶也显得浅显)
- 笑杀余生老环堵,床头蠹简空成堆。(嘲笑那些整日困守书斋,无所事事的人,他们的床头满是已经发黄的旧书)
- 短歌草草识发轫,划然笑出烟霞隈。(以《短歌行》的方式匆匆启程,在烟霞之中露出笑容)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苏轼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所描绘的名山大川、奇岩异石、烟村烟雨等自然景观,无不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即在追求知识与学问的道路上,不应拘泥于书本,而应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此外,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这首《游天池山》是一首表现了作者游历名山大川时内心感受的作品。它通过描绘天池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中的感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