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帆过匡庐,舣舟向江县。
彭泽旧知名,渊明今不见。
岩松露沾盖,堤柳风拂面。
虽非当时物,过客生爱恋。
公如素玉姿,不以缁涅变。
又如瑶台鹤,凡鸟亦知羡。
我欲赋吊词,清诗公所擅。
我欲酹一觞,薄酒不堪荐。
涨泽晓乘舟,秋涛夜驰传。
区区葵藿心,琐琐芹曝善。
因公怀昨非,归里今得便。
【注释】
彭泽县:今江西九江。
匡庐:山名,在今江西南昌附近,庐山亦在此地。
江县:今江西南昌。
彭泽:古县名,在今江西上饶一带。
渊明:陶潜(365年-427年),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岩松露沾盖:山岩上的松树枝叶上挂着晶莹的露水。
堤柳风拂面:堤岸的柳树枝条随风飘动,拂过行人的脸。
公如素玉姿,不以缁涅变:你就像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不会因世俗的污垢而变色。
又如瑶台鹤,凡鸟亦知羡:你又如同天上的仙鹤,即使是普通的鸟儿也会羡慕你。
吊词:悼念死者的诗。
吊:哀悼死者。
我欲赋吊词,清诗公所擅:我想作一首悼念你的诗,我的诗是清新自然的(风格)。
酹:祭奠。
薄酒:少量的酒。
秋涛夜驰传:秋天的波涛在夜晚传来消息。
区区葵藿心:我那颗渺小的心就像小草一样,微不足道。
琐琐芹曝善:微小的心意也像那晒干的芹菜一般美好。
归里:回到故乡。
得便:有了机会。
【赏析】
这是一首吊诗。诗人以“过彭泽”为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开头二句:“挂帆过匡庐,舣舟向江县。”诗人乘坐着船经过庐山时,停舟于江边,这是为了吊唁他的朋友陶渊明。诗人从江州出发,经过鄱阳湖,到达庐山脚下。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去庐山,而是停留在江州,是因为陶潜已去世,不能前去吊唁。“彭泽旧知名”,说明陶潜曾经在江州居住过。诗人来到江州,是为了吊唁他的朋友陶渊明。
第三四句:“彭泽旧知名,渊明今不见。岩松露沾盖,堤柳风拂面。”陶潜曾在彭泽隐居过,人们都知道他的名声,可是现在已经见不到陶潜了。诗人站在江边,望着山上的岩石和山下的柳树,心中涌起一股怀念之情。
第五六句:“虽非当时物,过客生爱恋。”“虽非当时物”,意思是说这些景物虽然不是陶潜生前生活过的地方,但是过客却因此而产生喜爱之情。这两句是诗人对眼前景物的感受。
第七八句:“公如素玉姿,不以缁涅变。”“公如素玉”,意思是说您就像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不会因世俗的污垢而变色。这句赞美陶潜的高尚品格。“不为缁涅变”,意思是说您不会被世俗污染所改变。
第九十句:“又如瑶台鹤,凡鸟亦知羡。”“又如瑶台鹤”,意思是说您就像天边的仙鹤,即使是普通的鸟儿也会羡慕你。这句进一步赞美陶潜的高尚品质。“凡鸟亦知羡”,意思是说即使是一般的鸟儿也会羡慕你。
第十十一句:“我欲赋吊词,清诗公所擅。”“我欲赋吊词”,意思是说我想要作一首悼念你的诗,我的诗是清新自然的(风格)。这句话表明了诗人的创作意图。
第十二十三句:“我欲酹一觞,薄酒不堪荐。”“我欲酹一觞”,意思是说我想要用酒来祭奠你,可是我的酒量太少了,无法用来祭奠你。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的无力之感。
第十四十五句:“涨泽晓乘舟,秋涛夜驰传。”“涨泽晓乘舟”,意思是说在涨潮的时候早晨乘舟而行。“秋涛夜驰传”,意思是说在秋天的夜晚乘舟而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的无奈之感。
第十五十六句:“区区葵藿心,琐琐芹曝善。”“区区葵藿心”,意思是说我这颗渺小的心就像小草一样,微不足道。“琐琐芹曝善”,意思是说微小的心意也像那晒干的芹菜一般美好。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微小之心的感叹。
第十六十七句:“因公怀昨非,归里今得便。”“因公”是指因吊唁朋友陶潜而来。“怀昨非”是说自己怀念从前的事情,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归里”指回到家乡的意思。“今得便”是说现在有机会回来了。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处境的感叹以及对过去事情的回忆。
最后两句:“我欲赋吊词,清诗公所擅。我欲酹一觞,薄酒不堪荐。”意思是说我想要作一首悼念你的诗,我的诗是清新自然的(风格)。“我欲酹一觞”,意思是想要用酒来祭奠你,可是我的酒量太小了,无法用来祭奠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无力之感。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陶渊明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