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烟火万家村,争报新官到里门。
署入柳阴垂印绶,马嘶江市耀櫜鞬。
策勋名彻高牙府,肄武声闻细草原。
想见西山青在眼,公馀应未负芳樽。

【诗词正文】

送林巡简赴任河西务,河西烟火万家村,争报新官到里门。

署入柳阴垂印绶,马嘶江市耀櫜鞬。

策勋名彻高牙府,肄武声闻细草原。

想见西山青在眼,公馀应未负芳樽。

【注释】

①“林”字原缺,据《全唐诗》补。

②“河西务”,即今北京西郊的南苑,是明代北京城西北的重要军事基地和屯田区。

③“烟”,烟雾;“村”,村庄。

④“竞报”,争相报告;“新官”,新任官员。

⑤“署”,古代官府办公之处,此处指林巡简的新官邸(衙门)。

⑥“柳阴”,柳树成林,阳光斜照,形成一片树荫。

⑦“马嘶”,形容马蹄声响。

⑧“櫜鞬”,箭袋,这里泛指兵器、武器。

⑨“高牙”,古时的官衙前面竖有象牙作为标志,故称。“高牙府”即高大的官衙前部。

⑩“肄武”,习武,练习武艺。

⑪“西山”,指南山。

⑫“青”,形容词,形容山的颜色;“在眼”,意思是在眼里。

⑬“公余”,公务之余,指闲暇时。

⑭“芳樽”,美酒。

【赏析】

此诗为送别词,写一位新任官赴任途中的情景。首联点明地点和时间:送别的地点是“河西务”,时间是在“新官”到任的当天早晨。中间两联描写送行的场面和饯行的气氛。诗人通过描绘景物,渲染出一派热闹而欢快的气氛,使读者仿佛看到一幅热闹的图景:官署门前车水马龙,一片繁忙景象;人们争相报喜,向新官表示祝贺。诗人用“署”、“马”等字,把送别场面写得栩栩如生。

最后两联写饯行场面。诗人想象着这位新任官在赴任途中的心情:“想见西山青在眼”,他想到自己即将踏上新的征途,心情激动,眼中充满了期待。“应未负芳樽”,他不会辜负这美好的时光,会珍惜这难得的相聚机会。这首诗写得很有生活气息,既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又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