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静庭阶长绿苔,曲栏池上独徘徊。
地偏气候添晨爽,水阔烟霏向昼开。
野艇兰桡莲吐采,邻家藜杖鹤携来。
晴檐鹊报诗筒至,谁道吟坛待雨催。
注释:
- 久静庭阶长绿苔,曲栏池上独徘徊。
- 久:长时间。静:安静。庭阶:庭院的台阶。长:生长。绿苔:绿色的苔藓。曲栏:曲折的栏杆。池上:水池旁边。独:独自,单独。徘徊:来回走动。
- 地偏气候添晨爽,水阔烟霏向昼开。
- 地偏:地势偏僻。气候:天气和气候。添:增加。晨爽:早晨凉爽。水阔:水面宽广。烟霏:烟雾弥漫。向昼开:在白天开放。
- 野艇兰桡莲吐采,邻家藜杖鹤携来。
- 野艇:野外的小船。兰桡:用兰花装饰的船桨。莲吐采:荷花开放。藜杖:用藜草制成的手杖。鹤携来:像鹤一样携带而来。
- 晴檐鹊报诗筒至,谁道吟坛待雨催。
- 晴檐:晴朗的屋檐。鹊报:喜鹊报信。诗筒:装诗的信函。谁道:谁说。吟坛:吟诗的地方。待雨催:等待下雨。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与诗人情感的诗。全诗通过对景色、人物、活动和心理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期待。
首句“久静庭阶长绿苔,曲栏池上独徘徊。”描绘了庭院中的景象。长时间的静谧使得庭院中的台阶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曲折的栏杆旁,诗人独自徘徊,感受着这份宁静与孤独。这句诗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为后续的景色和活动做了铺垫。
次句“地偏气候添晨爽,水阔烟霏向昼开。”则进一步展开了对自然环境的描绘。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僻,这里的气候更加宜人;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面显得更加宽广,而雾气缭绕,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景的赞叹与喜爱。
“野艇兰桡莲吐采,邻家藜杖鹤携来。”描述了诗人在池塘边乘着小船游玩的场景。野艇摇曳于水面之上,兰桡发出清脆的声音;荷花盛开,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而邻家的老者则拿着藜杖,像是鹤一样悠闲地走来走去。这些细节的描写,既展示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也体现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一句“晴檐鹊报诗筒至,谁道吟坛待雨催。”以晴檐上的喜鹊报信作结,暗示着诗人收到了诗歌的消息。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喜悦,反而觉得等待下雨是一种常态,这与他一贯的风格相吻合。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偏爱,也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人物活动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以及他独特的艺术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