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个琅玕竹,茆堂一榻宽。
窗连栖凤干,檐近钓鳌竿。
凉月淇园夜,西风渭水寒。
此君何可少,日日报平安。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王守仁所作。全诗如下:
东源八景为裕齐叔翁题 其六 草堂修竹
万个琅玕竹,茆堂一榻宽。
窗连栖凤干,檐近钓鳌竿。
凉月淇园夜,西风渭水寒。
此君何可少,日日报平安。
注释:
- 东源八景: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八处风景名胜区。这些地方包括杭州西泠印社、南京虎踞关、北京西山、苏州虎丘、无锡鼋头渚、成都武侯祠、广州白云山和湖南岳阳楼。
- 裕齐叔翁:即张裕先生,明朝著名文人。
- 草堂修竹:描绘了草堂周围竹林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万个琅玕竹:形容竹子众多,如同无数颗晶莹剔透的玉珠。
- 茆堂一榻宽:描述简陋而宽敞的茅草屋中的一张床。
- 窗连栖凤干:窗户连接着栖息在凤凰身上的树枝,象征着吉祥如意。
- 檐近钓鳌竿:屋檐靠近钓鳌竿,意味着希望有如神话中的巨鳌一样的力量,能够带来好运和成功。
- 凉月淇园夜:描写夜晚月光洒在淇园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 西风渭水寒:西风吹拂着渭水,带来寒冷的气息,暗示着岁月流转,物换星移。
- 此君何可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珍视之情,认为他不可缺少,就像北斗七星一样重要。
- 日日报平安:祝愿朋友每天都能够平安无事,生活顺利。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通过对草堂修竹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整首诗既表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们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