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露凉生草阁幽,湿云斜逗月光浮。
清怀谁寄袁宏咏,黄落偏惊宋玉愁。
身侍凤床曾捧日,鬓凋鸾镜易惊秋。
遥怜稚子关河隔,欲舞狂歌倦更休。
庚午中秋节,在善鄯留海南玉珊驻守闽中
桂露凉生草阁幽,湿云斜逗月光浮。清怀谁寄袁宏咏,黄落偏惊宋玉愁。身侍凤床曾捧日,鬓凋鸾镜易惊秋。遥怜稚子关河隔,欲舞狂歌倦更休。
注释:
①庚午:即天宝十四年(755)。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的月圆之夜。善鄯:今云南祥云县东北。留海南玉珊:驻兵于海南岛的玉珊。闽中:今福建省境内。
②桂露:桂树的露水。
③草阁:指军营中简陋的营房。
④湿云:指天空中的云,因露珠打湿而显得潮湿。
⑤清怀:指清明的心志和情怀。
⑥袁宏咏:南朝宋诗人袁宏作《咏史》诗:“昔闻古人言,忠义常自持。”
⑦黄叶:指秋天的树叶变黄。
⑧宋玉:即宋代诗人范仲淹,字希文,号“欧公”,谥号“文”。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戍边生活的诗。首联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夜景图。“桂露凉生草阁幽”,桂树的露水洒落在草舍里,使整个环境显得幽静而清凉。“湿云斜逗月光浮”,天空中的云朵被露水打湿,使得月光显得更加明亮。颔联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寂寞。“清怀谁寄袁宏咏,黄落偏惊宋玉愁”一句,诗人将自己的心事寄托给古人的诗句中,希望能够得到慰藉。尾联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遥怜稚子关河隔,欲舞狂歌倦更休”一句,诗人想要跳舞、唱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但因为距离遥远,无法与家人团聚,所以感到疲倦。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