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著江右,早负台阁英。
岭海持宪节,中朝播文声。
篆法攻史籀,古劲追阳冰。
归来老乡国,荒隧照秋萤。

百哀诗 其五十六 周伯温

簪缨著江右,早负台阁英。

岭海持宪节,中朝播文声。

篆法攻史籀,古劲追阳冰。

归来老乡国,荒隧照秋萤。

注释:

  • 簪缨著江右:在江南地区担任官位和官职的人很多。簪缨是指古代官员的一种装饰品,这里指的是官员。
  • 早负台阁英:年轻时就已经很有才华和能力了。台阁指朝廷,英指杰出人才。
  • 岭海持宪节:在岭南地区担任司法官。岭海是南方的地名,这里指的是岭南地区。
  • 中朝播文声:在朝廷上传播文化的声音。中朝指朝廷,文声是指文化的传播。
  • 篆法攻史籀:学习篆书并研究史书。篆法是一种书法艺术,这里指的是篆书的艺术;史籀是古代一种篆书字体,这里指的是史书。
  • 古劲追阳冰:追求古代书法的劲挺和雄健。古劲是指古代书法的特点,阳冰是指古代书法家的名字,这里指的是古代书法的风格。
  • 归来老乡国:回到家乡治理国家。乡国指的是家乡,这里指的是国家的治理。
  • 荒隧照秋萤:在荒凉的道路上照亮秋天的萤火虫。荒隧是指荒凉的道路,秋萤是指秋天的萤火虫,这里指的是夜晚的照明作用。
    赏析:
    这首诗是周伯温的自述,表达了他年轻时就有着卓越的才华和能力,在岭南地区担任司法官,并在朝廷上传播文化的声音。他学习篆书并研究史书,追求古代书法的劲挺和雄健。最后,他回到家乡治理国家,在荒凉的道路上照亮秋天的萤火虫。这首诗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的忠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