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清苦心,纵横五经库。
龙门屡点额,晚献长杨赋。
莫年拥皋比,未足鸣韶濩。
旅榇门生扶,风悲白杨路。

【注释】

“百哀诗”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因党争被贬为随州刺史时所作,当时他正途经洛阳,有感于故人王茂元之死,而作此诗以悼念他。《百鬼录》卷下引《唐才子传》:“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其文思不穷,多托意于咏史。”

“操公琰”:指东汉时期名将马援(字文渊)。马援字孟卓,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大臣,南阳郡新野县人。汉章帝时,举孝廉出身,任蜀郡属更都尉、交趾刺史等职。后任伏波将军,曾率军平定了武陵蛮夷的叛乱,又南征交趾,平定了那里的动乱。马援为人耿直,不避权贵,与同僚关系融洽。马援死后,友人王密为他办葬礼。

“一灯清苦心,纵横五经库”:一盏孤灯照着你那清苦的心,你手边摆着纵横交错的五经典籍。

“龙门屡点额,晚献长杨赋”:你曾经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受挫,到晚年才献上长篇大赋以求得皇帝赏识。

“莫年拥皋比,未足鸣韶濩”:我如今已年过半百,却还带着书童拿着教鞭,没有达到您当年那样高超的造诣,不能像您当年那样用美妙的音乐来歌颂您的功绩。

“旅榇门生扶,风悲白杨路”:我的灵柩运回故乡,学生们搀扶着我的灵枢,一路行走在秋风中,满目凄凉。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诗。李商隐早年即参加科举考试,连中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字。但他一生仕途不顺,屡受挫折。公元859年,因参与王党的斗争而被贬为永州司户参军。后转任东川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参谋。后来因党争被排挤出京任盐铁推官,最后因事触怒了唐宣宗,被贬为永州刺史。本诗就是他在途中经过洛阳的时候所写,以哀悼故人。

全诗共八句。开头两句写马援生平事迹,突出其才华横溢。中间四句写马援晚年生活,表现其晚年孤独寂寞的心情。结尾两句写自己送葬的情景,表达了对马援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整首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马援的描写和自己的送葬情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