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旨虽在口,终然有馀悲。
举案奉岁时,升堂陈棬𠤷。
被服岂无华,终乐缟与綦。
明明王令尹,具录上府辞。
母死不待旌,乡里嗟惜之。
我识贤母孙,温克而令仪。
能言小学训,实自祖母师。
外有女鉴书,谆谆诲贞慈。
遭燬乃弗传,念之涕交颐。
嘅彼穹壤间,孰不躬秉彝。
安静或反悖,仓皇竟摧萎。
岂知妇女辈,颠沛终自持。
岩岩绣谷山,望之俨馀姿。
太史倘有徵,视我贞节诗。
【注释】
靖安: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刘节妇:即刘安节之妻。刘安节:东汉末年人,字子夏,汉末建安年间为庐江郡都尉,后因战乱而流落南方。诗作写于他流寓南方期间。甘旨:指美食佳肴。口: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吃。终然:终究,终究有哀痛。举案(jué):古代的一种礼制,指侍奉长辈。岁时:指节日或时令。升堂:登堂,进到内室。陈:陈列、放置的意思。被服:指衣裳。岂:难道。华:这里指华丽的衣服,与“缟”相对。缟:白色生丝织品。綦(qī):黑色生丝织品。明明:明亮的样子。王:指汉朝的开国功臣王陵。令尹:楚国官名,春秋时代楚国的执政者。具:全部;全都。录:记载。上:呈送,呈交。府辞:官府的文书。母死不待旌:母亲去世了,没有等待朝廷表彰就死去了。乡里嗟惜之:家乡的人为此惋惜叹息。贤母孙:贤良的母亲。温克:温和、善良。令仪:美好的举止。能言小学训:懂得并善于讲解《小学》之类的基本知识教育。实自祖母师:实在是从祖母那里学来的。女鉴书:女子阅读的书。谆谆诲贞慈:《论语》中说:“子游曰:‘予欲怀取吾之子,使入学而相我,少也贱,吾老矣,焉能使之?’子夏曰:‘若生子,教之以孝,弟,谨,信,爱众,亲仁。’”。谆谆:恳切的样子。遭(zāo)毁坏乃弗传:遭到破坏,于是没有能够传承下去。念之涕交颐(yí):想到这件事就会流泪,泪水流到腮帮上。嘅(qiè):感叹声。穹壤(qióng ráng):天空和大地。孰:哪个。躬:自己。秉彝(zhí yáo):保持自己的本性、天性。安静:这里指安定的生活。或:或许。反:反而。悖(bèi):违背。颠沛:困苦不安。终自持:始终能自立。岩岩绣谷山:高耸入云的山。绣谷山:指庐山,在中国江西境内。
【赏析】
这是一首哀悼贤良母亲的诗歌。诗的开头两句写这位母亲虽然生活优裕,但内心却充满着悲痛之情。“举案”、“升堂”等句是说她在侍奉公婆时总是尽心尽责。“被服”二句是说她的衣着朴素,但她的内心却是充满欢乐的。“明明王”三句写她对丈夫的忠诚与尊敬。“母死不待旌”,写她的孝顺与高尚的品质。“我识贤母孙”二句赞颂了她的美德。“外有女鉴书”,写她教导子孙读书的情景。最后四句是诗人对于这位贤母的悼念之情。“遭毁”“念之”二句,抒发诗人的悲哀之情;“嘅彼”二句,感叹贤母的命运多舛;“岩岩”二句,描写贤母的坚贞形象;最后二句表达诗人对于贤母的敬仰之情。
全诗通过对这位贤母的赞美与悼念,表现了她忠孝仁爱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