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柘树没幽居,门外官河近石渠。
十亩春阴连荠麦,半林落日似桑榆。
吴蚕叶尽妇供职,江燕花残儿读书。
俎有白鱼尊有酒,不须深隐学樵渔。

诗句释义

  1. 团团柘树没幽居,门外官河近石渠。
  • :圆形或聚集的样子。
  • 柘树:一种植物,其果实可以食用,也常被用来制作工艺品。
  • :隐藏、不见的意思。
  • 幽居:指隐居的住所。
  • 门外:指房屋的外门。
  • 官河:官道旁的河流,通常用于形容道路两旁的风景。
  • 石渠:指河边的石头砌成的小道,可能通向某个地点。
  1. 十亩春阴连荠麦,半林落日似桑榆。
  • 十亩:数量词,表示面积较大。
  • 春阴:春天的阴云,可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
  • 荠麦:指生长在田野中的野菜,这里可能是指某种野生植物。
  • 半林落日:一半山林在夕阳下显得特别美。
  • 似桑榆:像桑树和榆树一样,夕阳西下时景色苍老。
  1. 吴蚕叶尽妇供职,江燕花残儿读书。
  • 吴蚕:古代对蚕的一种泛称。
  • 叶尽:蚕已结茧,意味着收获季节的结束。
  • 妇供职:妇女在家中从事各种家务劳动。
  • 江燕花残:江边的燕子在春天即将结束时飞走了,花也凋零了。
  • 儿读书:小孩在读书,暗示着教育的重要性。
  1. 俎有白鱼尊有酒,不须深隐学樵渔。
  • :古代祭祀或宴会时放食物用的长条形木制器具。
  • 俎有白鱼:摆放着新鲜的鱼。
  • :古代盛酒或饮料的器具,这里指的是酒杯。
  • 有酒:酒杯中有酒。
  • 不须深隐学樵渔:不需要隐居山林去学习打猎捕鱼,意味着享受自然和生活的简单也是一种幸福。

译文

团团的柘树遮住了我的隐居之地,门前是流淌的官河,旁边是石渠。我种下了十亩的春荫,连着野菜荠麦;一半的树林里,夕阳如同桑榆般美丽。妇女们忙于采桑养蚕,孩子们在书声琅琅中读书。桌上有新鲜的鱼肉,酒杯里有美酒,无需隐居山林来学打渔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满足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诗中通过对柘树、官河、石渠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诗人通过种植蔬菜、观察夕阳、关心家人的生活细节,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此外,诗中的“俎有白鱼尊有酒”,不仅展示了物质生活的丰富,更体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不须深隐学樵渔”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赞美,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淡泊与超然。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