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天南极,将军尚枕戈。
一醒燕市酒,五见洞庭波。
雾急鸢常堕,江深雁不过。
东山栖隐地,何日共烟萝。

万里天南极,将军尚枕戈。

一醒燕市酒,五见洞庭波。

雾急鸢常堕,江深雁不过。

东山栖隐地,何日共烟萝。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于慎行创作的《秋日寄侯少泉参戎黔中二首》中的第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位将领在边陲的紧张氛围下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军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首句“万里天南极,将军尚枕戈。”描绘了将军在边陲的遥远地区,仍忠于职守、坚守边疆的情景。”万里天南”暗示了地理位置的偏远,”将军尚枕戈”则表达了对国家忠诚和责任感的体现。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也表达了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第二句“一醒燕市酒,五见洞庭波。”描绘了诗人自己饮酒观湖的场景。”一醒”可能意味着诗人在边陲的艰苦生活中偶尔能够享受片刻的宁静,而“五见洞庭波”则表达了他频繁地看到洞庭湖的波浪。这里的“燕市酒”与“洞庭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雾急鸢常堕,江深雁不过。”进一步描写了边陲的自然景观和气候特点。”雾急”描绘了边陲地区的湿润气候,”鸢常堕”则形象地表达了飞行困难的状况。”江深雁不过”则表现了边陲地区水域宽广、大雁难以飞过的地理特色。这句诗既展示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也反映了边陲生活的艰辛。

最后一联“东山栖隐地,何日共烟萝。”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他希望能够在东山上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过着隐居的生活。”何日共烟萝”表达了他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与亲人团聚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将军、诗人以及边陲生活的描述,展现了军人在艰苦环境下的坚韧精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富有感染力的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