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珥朝分浅靥妆,双鬟初试越罗裳。
花前祇恐春无力,不道春愁可断肠。
艳歌行四首 其四
宝珥朝分浅靥妆,双鬟初试越罗裳。
花前祇恐春无力,不道春愁可断肠。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宝珥:珍贵的耳饰,此处指女性佩戴的耳环。
- 朝分:清晨时分分开,这里指穿戴打扮。
- 浅靥:形容女子脸颊红润,通常用来形容少女娇嫩的美丽面貌。
- 双鬟:古代女性的发髻,两鬓如云,称为鬟。此处特指新梳的发髻。
- 越罗裳:越地出产的丝绸制成的衣服,轻软光滑,象征富贵和优雅。
- 春无力:春天的生机似乎不足,暗喻时令之景或人物的精神状态未能完全复苏。
- 可断肠:形容极度悲伤,足以让人悲痛欲绝。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女子初试新装、心情复杂的画面。女子以宝珥点缀,妆容淡雅清新,双鬟轻梳新装,着越罗裳,尽显柔美风韵。然而在这美好的春光中,她却不禁忧虑起春日的无力,恐怕无法驱散内心的春愁。诗中“春无力”与“不道春愁可断肠”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生机勃勃却又短暂易逝的哀叹,以及内心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衬的手法,展示了女子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春天这一季节的深刻体悟。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不仅反映了古代女性的日常生活,也折射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