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卢龙塞,沙中雪未干。
朝来折杨柳,春色忆长安。
折杨柳
三月卢龙塞,沙中雪未干。
朝来折杨柳,春色忆长安。
注释:
- 三月:指春季的三个月,即农历三月初。
- 卢龙塞:古地名,位于今中国河北省北部,历史上是边防要地,这里借指边塞。
- 沙中雪未干:指塞外沙漠地带,春天的积雪尚未融化。
- 朝来:早晨的时候。
- 杨柳:一种树木,常用来比喻离别之情。
- 春色忆长安:春天的颜色让人想起遥远的长安城(长安在古代是中国的首都)。
译文:
春天来临的时候,我来到遥远的边塞(卢龙塞),看到沙漠中的积雪还没有融化。清晨起来,我忍不住折了一根柳树,思念着远方长安的春色。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之一,全诗共二首,此为第一首。诗的首句“三月”点明了季节和地点,第二句“沙中雪未干”描绘了边塞独特的自然景观,第三句“朝来折杨柳”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边疆的自然景色和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