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谁人志尽酬,古今回想兴悠悠。
即非有道身能退,自是无才老可休。
归骑远寻天井路,轻帆先放潞河舟。
家山到处知何日,汾水西风八月秋。

经世谁人志尽酬,古今回想兴悠悠。

即非有道身能退,自是无才老可休。

归骑远寻天井路,轻帆先放潞河舟。

家山到处知何日,汾水西风八月秋。

诗句释义

  1. 经世谁人志尽酬:表达了自己一生致力于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但如今已无法继续实现这一志向,感到深深的遗憾与无奈。
  2. 古今回想兴悠悠:回想起过去的历史,从古到今,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如此渺小而无力。
  3. 即非有道身能退,自是无才老可休:虽然身体允许,但内心却觉得应当退出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因为自身缺乏足够的才华和能力来面对这一切。
  4. 归骑远寻天井路:描述自己乘坐的马车正在远离京城,寻找一条通往家乡的小道。
  5. 轻帆先放潞河舟:描绘自己乘坐的船正准备离开潞河的情景,象征着即将开始的新生活或新的征程。
  6. 家山到处知何日:询问自己在外漂泊多年,何时能够回到家乡,看到那熟悉的山川。
  7. 汾水西风八月秋:描绘了一幅秋天汾水边的景象,秋风拂过,吹动着西风中的树叶,带来一丝丝凉意,同时也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译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形式,深刻地反映了其对于人生、政治及天命的复杂感受。首四句直抒胸臆,表达出作者对个人未能实现壮志的深深遗憾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能力和责任的认知。最后四句则表达了对未来道路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描述,更是一次深刻的哲学思考和自我剖析。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如秋风、落叶等),诗人将个人的忧愁与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超越个体的情感共鸣。这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薛瑄生活在明朝初期,这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他的政治生涯经历了多次起伏,从入朝为官到被迫告老还乡,再到再次被朝廷召用。这种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也让他的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深沉的内涵。他的诗歌往往能够触及人心最深处的情感,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沉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