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何堪污玉堂,乞恩优诏许还乡。
归鸿绝漠情知远,倦鸟投林意觉忙。
但想溪山行处好,不妨园圃到时荒。
退休自是升平事,祗道闲中岁月长。

【注】

玉堂:古代指翰林院。

溪山行处:指家乡的山水风光。

园圃:花园和菜地。

【赏析】

《七律·舟中赋七首》是明武宗正德五年(1509年)诗人在江西巡抚任上辞官归乡途中写的一组诗,共八首。此为第三首。

这首诗写诗人辞官归乡的情景。诗人以鸿鸟、倦鸟作比,表达了对家乡山川的思念,同时也抒发了辞官归乡的惆怅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归鸿、倦鸟等意象,表现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也展示了他辞官回家后的精神风貌。

首联“老病何堪污玉堂,乞恩优诏许还乡”两句,诗人自比为受朝廷恩宠的鸿鹄,表示自己因有老病之躯而无法再胜任朝廷的工作,请求朝廷给予特别恩惠,准许自己回到家乡。这一联运用比喻,将诗人比作鸿鹄,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心和对家乡的思念。

颔联“归鸿绝漠情知远,倦鸟投林意觉忙”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归鸿和倦鸟的形象。归鸿在遥远的沙漠上空飞翔,其心中只有远方的家乡;倦鸟在树林中忙碌地寻找食物,其心中只有回归巢穴的愿望。这两联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归鸿和倦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颈联“但想溪山行处好,不妨园圃到时荒”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美好回忆以及对园圃荒芜的担忧。他想象着在家乡的溪山之间行走,欣赏美景,同时也担心园圃会被破坏,变得荒芜。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又展现了他对家园被破坏的担忧。

尾联“退休自是升平事,祗道闲中岁月长”两句,诗人总结了自己的经历。他退休后过上了平静的生活,虽然岁月短暂,但却感到充实和满足。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退休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这首诗以鸿鸟、倦鸟等意象作为主体,通过对它们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无奈。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归鸿、倦鸟的形象,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此外,诗人还通过表达对家乡美好的回忆以及对家园被破坏的担忧,展示了他对家园的爱恋和对未来的关注。总之,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