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壑不闻朝市哗,登临每叹日将斜。
雄飞巳作三生梦,大厦原非一木叉。
愿效甘贫理松桂,羞从攺节抱琵琶。
长歌痛哭知谁是,放脚高山醉即家。

注释:

北壑不闻朝市哗,登临每叹日将斜:北边的山壑中听不到朝廷的喧嚣和喧闹,登上高处时我常感叹着太阳快要下山了。

雄飞巳作三生梦,大厦原非一木叉:雄鹰展翅高飞已化作了三生的梦境,高大的大厦原本不是由一根木头构成的。

愿效甘贫理松桂,羞从攺节抱琵琶:我希望能像甘于贫穷的人一样去管理松树和桂花,而不愿像那些改过自新却仍抱着琵琶的人那样羞愧。

长歌痛哭知谁是,放脚高山醉即家:我长啸悲歌痛饮至酒醉方休,那又有什么人能知道我的真实想法呢?我将放浪形骸于高山之颠,醉卧其中直至回家。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长安任官期间所作。诗中的“北壑”指的是长安城北的深山沟壑,“朝市”则指繁华喧闹的都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首句“北壑不闻朝市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北边的山壑中没有听到喧嚣的声音,只有诗人独自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这里的“朝市”,既指繁华热闹的市集,也暗指官场上的勾心斗角。

第二句“登临每叹日将斜”表现了诗人在登高时的感慨。诗人站在高处,看着落日即将西下,内心充满了感慨。这里的“日将斜”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第三句“雄飞巳作三生梦”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追求感到幻灭。他认为自己的雄心壮志已经化为一场空梦,而那座高楼大厦也只是一座虚幻的存在。这里的“雄飞”和“大厦”,分别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第四句“大厦原非一木叉”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薄。他认为宏伟的建筑并非由一根木头建成,而是需要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这里的“一木叉”比喻了个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

第五句“愿效甘贫理松桂”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像甘于贫贱的人一样去打理松树和桂花,享受宁静的生活。这里的“甘贫”和“松桂”,分别象征着诗人的清高和坚韧。

第六句“羞从攺节抱琵琶”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他不愿意再像那些改过自新却又怀有旧情的人一样,抱着琵琶唱着忧伤的歌。这里的“攺节”和“琵琶”,分别代表着过去的堕落和现在的悔恨。

最后一句“长歌痛哭知谁是,放脚高山醉即家”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孤独无助的心境,他长啸悲歌痛饮至酒醉方休,但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呢?他将放浪形骸于高山之颠,醉卧其中直至回家。这里的“知谁”和“家”分别代表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归宿。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在诗中展示了他的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