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识君与君遇,梦游十度攀花树。
朝搴李凭弹琵琶,暮宿倡楼闻曲度。
燕台草色送春袍,小苑花枝转葡萄。
柳色偏浓金殿露,莺声醉杀后宫桃。
白马翩翩过戚里,笑指落花双燕起。
遨游不数新丰儿,调笑宁知太宰噽。
别去开樽重酒筹,春词乐府倍堪愁。
白云自散苍梧影,明月常悬彩凤楼。
长歌送王翰林旴山还保定
国门识君与君遇,梦游十度攀花树。
朝搴李凭弹琵琶,暮宿倡楼闻曲度。
燕台草色送春袍,小苑花枝转葡萄。
柳色偏浓金殿露,莺声醉杀后宫桃。
白马翩翩过戚里,笑指落花双燕起。
遨游不数新丰儿,调笑宁知太宰噽。
别去开樽重酒筹,春词乐府倍堪愁。
白云自散苍梧影,明月常悬彩凤楼。
诗句解析:
- “国门识君与君遇”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国家的重要门口遇见了王翰林(可能指的是王之涣),暗示了两人的邂逅具有重要的意义或价值。
- “梦游十度攀花树” - 描述了与王翰林在梦境中的多次攀爬,可能象征着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理想。
- “朝搴李凭弹琵琶” - 这里提及了李凭,他是一位擅长音乐的音乐家,诗人可能在梦中听到了他的琵琶声。
- “暮宿倡楼闻曲度” - 到了傍晚时分,诗人在一家酒馆(倡楼)过夜,听到歌声飘荡。
- “燕台草色送春袍” - 燕子台上的草地似乎在送别春天,而诗人穿着春天的服饰(春袍)。
- “小苑花枝转葡萄” - 小花园里的花枝转动着葡萄。
- “柳色偏浓金殿露” - 柳树的颜色比往常更为浓厚,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是因为金殿上的露水更明显)。
- “莺声醉杀后宫桃” - 莺鸟的歌声足以让后宫的桃花也为之沉醉。
- “白马翩翩过戚里” - 描述了一匹白马轻盈地穿过贵族居住的地方。
- “笑指落花双燕起” - 笑着指着飞舞的花瓣和双飞的燕子。
- “遨游不数新丰儿” - 形容自己的漫游生活与新丰的孩子们无异。
- “调笑宁知太宰噽” - 在这里“调笑”可能指开玩笑或轻松的对话,“太宰”可能是指官职,“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 “别去开樽重酒筹” - 分别时,再次举起酒杯,增添了几分离愁。
- “春词乐府倍堪愁” - 春日的词作和乐府更加让人感到悲伤。
- “白云自散苍梧影,明月常悬彩凤楼” - 描述了天空中白云自由飘扬的景象和月亮常挂在彩凤楼上。
译文:
在国门前遇见你并一起度过了难忘的时光,我们在梦中攀爬了十次花树。清晨我聆听李凭的琵琶演奏,夜晚我住在唱曲的小楼。燕子台上的草色像在告别春天,小苑的花树枝条轻轻转动着葡萄。柳树的颜色比往常更浓,可能是由于金殿上的露水更加显眼。黄莺的歌声足以让后宫的桃花都为之陶醉。一匹白马轻盈地穿过贵族居住的地区,我们笑着指着飞舞的花瓣和双飞的燕子。我们的漫游生活就像新丰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我们的对话和玩笑也许连太宰大人都未曾察觉。分别时举起酒杯再饮一杯,春词乐府让人倍感忧愁。白云自在地飘散在苍梧的影子下,明亮的月光常常高挂在彩凤楼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人王之涣的作品,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特点广受欢迎。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艺术魅力。特别是诗中的比喻、象征手法使用得恰到好处,使得整首诗不仅富有诗意,更显得意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