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长松树,憔悴伐为薪。
东风恨来过,枝叶暗知春。
女萝拽碧带,玄鹤窥丹津。
危颜倚穷石,犹恐剥苍鳞。

孟龙川自京师旋为余言秋部李沧溟闻冤慨然有脱囚之志因作诗四首寄上 其二

太华长松树,憔悴伐为薪。

东风恨来过,枝叶暗知春。

女萝拽碧带,玄鹤窥丹津。

危颜倚穷石,犹恐剥苍鳞。

注释:

太华:即华山,在今陕西省渭南县北。太华长松树指华山上的松树。

憔悴:形容人或草木等瘦弱枯黄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松树被砍伐后的样子。

伐:采伐,砍伐。

太华长松树:指华山上的一棵老松树。

憔悴:形容人或草木等瘦弱枯黄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松树被砍伐后的样子。

东风恨来过,枝叶暗知春:风中传来了春天的气息,但那些被砍伐的松树却无法享受这个春天,因此感到悲伤。

女萝:一种蔓生植物,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常用来比喻依附别人。

拽:拉,牵引。

碧带:绿色的腰带,这里用来形容松树枝条的颜色。

玄鹤:一种白色的鸟,常用来象征高贵和吉祥。

窥:偷看,窥视。

丹津:红色的河流,这里用来比喻春天的景色。

危颜:指人的面容憔悴,形容一个人因忧愁而面色苍白。

倚:依靠。

穷石:险峻的石头,这里用来形容松树所处的位置。

犹恐:担心,害怕。

剥:剥落,去掉。

苍鳞:鱼的鳞,这里用来形容鱼儿的鳞片。

赏析:

这首诗是孟龙芝写给李沧溟的一首赠别诗。孟龙芝是一位著名的隐逸诗人,他在长安时曾隐居华山,所以诗中提到“太华”,即华山。诗中的太华长松树,就是华山上的一棵老松树。孟龙芝用“憔悴”来形容松树被砍伐后的样子,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怜惜之情。

第二句“东风恨来过,枝叶暗知春”描绘了春风中带着春天的气息吹过山间的景象。然而,这春风却没有给那些被砍伐的松树带来春天的生机,反而让它们感到悲伤。这里的“东风”既指春风,也隐喻着朝廷的官员们;“枝叶暗知春”则表达了他们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第三句“女萝拽碧带,玄鹤窥丹津”描绘了女萝和玄鹤的形象。女萝是一种蔓生植物,它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常用来比喻依附别人。玄鹤则是白色的一种鸟,象征高贵和吉祥。这两幅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和谐。

最后一句“危颜倚穷石,犹恐剥苍鳞”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形象。他面容憔悴地倚靠在险峻的石头上,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这里的“危颜”指的是诗人自己,他的容颜憔悴,如同秋天的落叶一样凋零;“苍鳞”则是鱼的鳞片,寓意着他的生命如同一条鱼一样脆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官场腐败、官场斗争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