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已沦替,霸王气不全。
末流信颓奔,至道中复难。
贤哲参时中,奋志摩羽翰。
栖身柱下史,托兴拟周𥅆。
道违身即殉,弃世复来旋。

【注释】

五首:这是组诗的总题。王大伾,字子美,号草堂居士,北宋时诗人。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西元一零八六)前后。草堂:王大伾的草堂别墅在今河南登封县嵩山南麓少室山下。三三五:即“三五”二字重复。沦替:指被废黜、贬谪。末流:指儒家末世之学。颓奔:衰败。至道:指孔子之道。中复难:意谓孔门之道难以复行。贤哲:指有才能和德行的人。参时:即“兼济时”,与时偕行。奋志摩羽翰:犹言奋发向上、高飞远举。摩:同“摩挲”,引申为振翅欲飞。栖身:居住。柱下史:指司马迁,因汉武帝读《史记》而受牵连被施腐刑,后世称受刑者为”柱下史”,亦指受刑者。周𥅆:《论语》:子张问曰:“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夫达也者,质直以待之者也。未可与言而言,未可与立而立。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之者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夫子辅相而成之者,其由与?”颜渊曰:“夫子之道比乎吾犹漆也,吾善养而抹之,不善养而弛之,如是者,其肖者则肆己之体。”夫子曰:“由也与点也,彼出则践实地而履,入则安然如四时,无所避就,是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此句取自此。《论语·阳货》:“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愿夫子假我三年,我将三日耳。‘孔子曰:‘何为三月?又三年。’曰:‘无以为也,三月者,子食于予;无子曰,儿饥于我,月无满望,人无完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