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列云霄,江湖邈天际。
地涌青莲华,枝叶相鲜丽。
眷彼华中人,超然隔尘世。
梦想五十年,良缘图未遂。
偶乘空中云,随风至吴会。
东南美山水,蕴藉多佳士。
一见素心人,精神恍如醉。
未语肝胆倾,清言入微细。
相对形骸忘,了然脱拘忌。
精白出世心,太虚信可誓。
苦海方洪波,愿言驾津济。
把别向河梁,遂我归山志。
长揖返匡庐,藏踪杳深邃。
五老与七贤,日夜常瞻对。
诛茅卧空山,烟霞为衣被。
视此芭蕉身,一掷如弃涕。
缅想未归人,驰情劳梦寐。
安得驾长虹,凌风倏然至。
暂谢尘世缘,入我真三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王令(1032-1059),字逢原,一字学衡,号风月主人,河南汤阴人。他是北宋末年的文学家、思想家、经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格清丽淡远,语言简练,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理解:

第一句:“匡庐列云霄,江湖邈天际。”

  • “匡庐”指的是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列云霄”形容其高耸入云,“江湖邈天际”则描绘了其辽阔无垠的景色。

第二句:“地涌青莲华,枝叶相鲜丽。”

  • 这里的“青莲华”指的是莲花,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和高雅。“地涌青莲华”形容了山峦起伏如同涌出的莲花般美丽,“枝叶相鲜丽”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花烂漫的景象。

第三句:“眷彼华中人,超然隔尘世。”

  •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庐山中人的思念之情。“眷彼”指的是关心或怀念,“超然”表示超越尘世的纷扰,“隔尘世”则意味着远离世俗的喧嚣,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第四句:“梦想五十年,良缘图未遂。”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到遗憾。“梦想五十年”指过去五十年的时间里,诗人一直怀揣着美好的愿景,“良缘图未遂”则说明尽管付出了努力,但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五到第八句:“偶乘空中云,随风至吴会。东南美山水,蕴藉多佳士。”

  • 这四句描述了诗人偶遇仙人并随其乘云而至吴地的情景。“东南美山水”指的是东南地区的山水之美,“蕴藉多佳士”则表示那里人才济济。

第九到第十二句:“一见素心人,精神恍如醉。未语肝胆倾,清言入微细。相对形骸忘,了然脱拘忌。”

  • 这几句描绘了诗人与一位素心人相遇时的感受。“一见素心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素心人的欣赏,“精神恍如醉”则传达了诗人被对方所打动,仿佛置身于梦境中的愉悦感受。“未语肝胆倾”表示虽然还没有深入交谈,但已经彼此心灵相通,“清言入微细”则形容他们的谈话内容既清晰又深刻。

第十三到第十六句:“精白出世心,太虚信可誓。苦海方洪波,愿言驾津济。”

  • 这四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感悟。“精白出世心”指的是心灵纯净无暇,“太虚信可誓”表示宇宙广大无边,可以作为誓言之依据。“苦海方洪波”则比喻人生充满了苦难和挑战,需要通过努力去克服。

第十七到第二十一句:“把别向河梁,遂我归山志。长揖返匡庐,藏踪杳深邃。”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情态和内心的想法。“把别向河梁”指的是告别的场景,“遂我归山志”则表示他决心回到庐山中去实现自己的抱负。“长揖返匡庐”中的“长揖”表示礼貌性地告别,“返匡庐”则是返回庐山的意思,“杳深邃”则形容庐山深处的神秘和幽静。

第二十二到第二十五句:“五老与七贤,日夜常瞻对。诛茅卧空山,烟霞为衣被。”

  •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对庐山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五老与七贤”指的是古代五位仙人和七位贤人,他们都是隐士的代表,代表着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诛茅卧空山”中的“诛茅”是指建造茅草屋,“卧空山”则是形容在山中静卧的生活状态,“烟霞为衣被”则形容山上的云雾和霞光如同衣服和被子一样温暖舒适。

第二十六到第三十三句:“视此芭蕉身,一掷如弃涕。缅想未归人,驰情劳梦寐。”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感慨以及对其未来归期的憧憬。“视此芭蕉身”指的是庐山如同一把芭蕉扇一般美丽动人,“一掷如弃涕”则表示诗人对于这种美景的热爱之情犹如泪落,无法自拔。“缅想未归人”则是回忆那些未曾回来的人,而自己则因思念而生情。

第三十四到第四十四句:“安得驾长虹,凌风倏然至。暂谢尘世缘,入我真三昧。”

  • 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愿望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安得驾长虹”中的“长虹”指的是彩虹,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能够迅速到来,“凌风倏然至”则表达了希望像彩虹一样迅速抵达目的地的愿望。“暂谢尘世缘”中的“尘世缘”指的是世俗的关系和牵绊,“入我真三昧”中的“真三昧”指的是佛教中的禅定境界,表达了诗人想要达到内心的清净和解脱。

赏析:这是一首以庐山为背景的抒情诗,通过对庐山的描绘和对仙人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于精神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