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春回冰欲泮,东风暗卷流澌散。
赤栏桥外新雨过,巨浸微茫接银汉。
晓日晴分蘋藻烟,落红荡漾随清涟。
游鱼作队不可数,与波上下情悠然。
波间泼泼鳣与鲔,亦有鲦鲿兼鰋鲤。
皇心见之良独怡,更命瑶床近寒泚。
太平时节生意多,物情应与人心和。
周文沼上乐于牣,千载灵台同此歌。

海子观鱼

太液池在唐代长安城西,是皇帝和后妃游宴之所。这首诗描绘的是太液池初春的美景。

注释:

  1. 太液(tài yè):池名,唐时为皇帝及后妃游乐之地。
  2. 冰欲泮(pān):水将要融化。
  3. 东风:春风。暗卷流澌散:暗地中吹动冰块,让水流分散。
  4. 赤栏桥:红色的栏杆。外:外面。新雨过:刚下的一场新雨。
  5. 巨浸微茫接银汉:大池的水很渺茫,与银河相接。
  6. 晓日晴分蘋藻烟:早晨阳光照映着水面,把蘋藻上的烟雾分成两半。
  7. 落红荡漾随清涟:落花漂浮,随着清澈的水流荡漾。
  8. 游鱼作队不可数:游动的鱼儿排成队形,数也数不清。
  9. 泼泼:波纹的样子。鳣(zhān)、鲔(wěi):鱼名,此处泛指各种鱼类。
  10. 亦有鲦鲿兼鰋鲤:也有鲦、鲿、鰋、鲤鱼等。
  11. 皇心:帝王的心思或情感。见之良独怡:看了之后感到非常愉悦。
  12. 更命瑶床近寒泚(cǐ):还命令铺设了瑶玉般的床席靠近冷泉(泚水)。
  13. 太平时节生意多:太平时期,生机勃勃,万物生长繁茂。
  14. 物情应与人心和:自然界的景物与人的情感和谐一致。
  15. 周文:指周公旦,周文王之子。沼上:指周文王在渭水边修建的台沼。乐于牣(xīn):音乐丰盛。
  16. 千载灵台同此歌:千年以来,这灵台的音乐与《诗经》里的诗歌一样美好。
    赏析:
    此诗描写太液池初春的美景,通过诗人细腻的感受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动人的世界。首句“太液春回冰欲泮”,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池塘之中。接着,诗人以“东风暗卷流澌散”一句,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东风赋予了生命,使得原本静止的画面变得生动起来。
    “赤栏桥外新雨过,巨浸微茫接银汉。”这两句诗则进一步展现了太液池的美丽景色。细雨过后,池中的水面泛起一层薄雾,仿佛与天空中的银河相接。这样的画面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美感,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晓日晴分蘋藻烟,落红荡漾随清涟。”“蘋藻烟”和“落红”都是诗人眼中的自然元素,它们在晨曦的照耀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荡漾随清涟”则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上飘浮的落叶和花朵随波逐流的情景,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游鱼作队不可数,与波上下情悠然。”这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太液池中的游鱼。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仿佛是在欣赏周围的美景。它们时而潜入水中,时而跃出水面,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同时,“与波上下情悠然”也表达了诗人对游鱼自由自在生活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波间泼泼鳣与鲔,亦有鲦鲿兼鰋鲤。”则是诗人对太液池中各类鱼类的描写。这些鱼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构成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同时,诗人通过对这些鱼类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太液池的美丽与生机勃勃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展现了太液池初春的美丽景色以及其丰富的生态多样性。诗人用词简练而富有韵味,读来令人陶醉其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