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南来正亭午,赫赫炎威遍海宇。
洞门任是絺绤轻,挥扇难胜汗如雨。
维时凤辇出彤闱,一亭暂憩光霏微。
阴森五鬣摇朱户,满前忽讶苍龙飞。
清风时从天外起,清气重添绿阴里。
凭轩顿觉炎焰消,襟抱倏然凉似水。
玉壶澄澈泻冰浆,沉李浮瓜兴味长。
愿裁巨干成大厦,尽庇四海俱清凉。
【注释】
亭午:正午时分。亭是高台,午是中午。
絺绤(chīxī):细葛布和粗葛布,用来形容夏衣的质地。
维时:这个时候,指夏天。
凤辇(yuànnǎn):皇帝的车辇。
彤闱(tóngwéi):帝王居住的内宫门。
五鬣(liè):古代车马装饰物,五条长鬣,这里比喻龙。
苍龙:指天空。
清气:清凉的空气或气息。
沉李浮瓜(pínlǐfúguā):吃冰镇的瓜果。
玉壶(yùhú):美玉制成的酒器。
冰浆:冰镇的美酒。
巨干:巨大的树干,用来比喻高大的建筑。
庇:庇护。
【赏析】
《松亭避暑》是一首描写夏日乘凉的诗。首联写太阳正当中天,炎威遍满海宇。“烛龙南来正亭午”一句,既写出了烈日当空,又暗含着诗人对夏日炎威的厌恶之情。接着写亭中之景:“洞门任是絺绤轻,挥扇难胜汗如雨”,这是说,在亭子里,即使穿再薄的夏衣也感到闷热,只好挥动手中的扇子,但汗水还是像雨一样从身上流下来。这两句写出了暑天的闷热,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的无奈心情。第三联写到皇帝出游,亭中暂作休息,“维时凤辇出彤闱”,皇帝的车子出了紫禁城。这句既写出了皇帝出行的盛况,也为后文写避暑之地作了铺垫。
第四联开始写诗人所见所想,“阴森五鬣摇朱户,满前忽讶苍龙飞”。意思是说,只见那五条长鬣的龙形装饰在朱红色的门上摇曳生姿,让人顿时感到凉爽;抬头一看,忽然觉得那飞腾的龙似乎要飞进自己面前似的,令人惊喜不已。“阴森”二字形容龙的形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威严的感觉。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龙的敬畏之情,也表现了他对这种避暑方式的喜爱之情。
第五联写诗人在亭中的感受:“清风时从天外起,清气重添绿阴里。”意思是说,微风时不时地从天上吹来,使人感到清爽;而在绿阴里,又有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也表现了他对这种避暑方式的享受之情。
最后两联则是诗人对天下百姓的关心与关爱。“凭轩顿觉炎焰消,襟抱倏然凉似水”,意思是说,他站在轩窗边一望,顿时感到炎热已经消散无踪;而他心中的愁苦也随之消散,仿佛置身于清凉的水乡之中。“愿裁巨干成大厦,尽庇四海俱清凉”,意思是说,他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来建造一座大厦,为天下百姓带来清凉。这两句既是诗人的豪言壮语,也是他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种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