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山下陂水清,南洋北洋风日晴。
惯乘舴艋中流稳,颇爱棠梨两岸明。
石堑沙堤回海势,鵁鶄鸂鶒乱春声。
漫向云庄望莆口,更从壶顶看沧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木兰山下陂水清,南洋北洋风日晴。

  • 木兰山:这是一座位于浙江杭州的著名山峰,因山上木兰花而得名。
  • 陂水:陂是指小水塘或水边地带,陂水指的是山脚下的小池塘中的水。
  • 南洋:指南方,即中国的南部地区。
  • 北洋:指北方,即中国的北部地区。
  • 风日晴:风平浪静,天气晴朗。

2. 惯乘舴艋中流稳,颇爱棠梨两岸明。

  • 舴艋(zé měng):一种小船,用竹篾编成,形似独木舟。
  • 中流稳:在河流中央行驶时稳定不摇。
  • 棠梨: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可入药,果实可食。
  • 两岸明:形容两岸的树木繁茂,阳光照射下,景色明亮。

3. 石堑沙堤回海势,鵁鶄鸂鶒乱春声。

  • 石堑:指河床上的石头,可能是由于河水冲刷而形成的。
  • 沙堤:指河床两侧的沙土堤防。
  • 回海势:水流回旋曲折,形成大海的态势。
  • 鵁鶄鸂鶒乱春声:鵁鶄、鸂鶒是两种水鸟,春天到来时,它们在水面上自由飞翔,发出清脆的声音。

4. 漫向云庄望莆口,更从壶顶看沧瀛。

  • 云庄: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者某个地方的名称,与云有关。
  • 莆口:可能是一个地名,具体含义待考。
  • 壶顶:山顶,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山峰的顶部。
  • 沧瀛:指辽阔的大海,也泛指广大的空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木兰山周围的自然风光,从木兰山下的清澈陂水到南洋北洋的晴朗天气,再到两岸的棠梨树和回旋曲折的河水,最后转向云庄和壶顶的广阔景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