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山秀色平临水,中使园池事事奇。
斜日亭台朱夏薄,晚风箫鼓画船移。
鱼惊舞袖翻深浪,鸟讶歌筵出下枝。
金谷铜驼那比数,几回吟啸忆明时。
这首诗是诗人在西园宴集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西园美景的赞美之情。以下是逐句解释:
- 乌山秀色平临水:描述了乌山(今江苏省苏州市)的美丽景色,其秀丽的山色与平静的水面相接,给人一种宁静、优美的感觉。
- 中使园池事事奇:指的是园中的水池和园林布局都非常奇妙,令人称奇。这里的“中使”可能是指皇帝派遣来的使者,暗示了这是一次特殊的宴集。
- 斜日亭台朱夏薄:描写夕阳西下,亭台被晚霞染成淡红色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暖、宁静的感觉。
- 晚风箫鼓画船移:描绘了傍晚时分,微风吹拂着,箫声和鼓声伴随着画舫缓缓移动,营造出一种悠闲、惬意的氛围。
- 鱼惊舞袖翻深浪:鱼儿在水中游动,突然被衣袖的动作惊吓,激起了深深的波浪。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感慨。
- 鸟讶歌筵出下枝:鸟儿惊讶于歌声从低处的树枝上飘出,仿佛是在赞叹这美妙的音乐。这一句展现了大自然与人类世界的和谐共处。
- 金谷铜驼那比数,几回吟啸忆明时:这里提到了金谷园和铜驼寺两座古代名胜。诗人用“金谷铜驼”比喻这些古代建筑的美丽和价值,同时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赏析:这首诗以西园宴集为背景,通过对乌山、中使园池、亭台、晚风、箫鼓、画船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