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堂寂沈沈,凉飙起修竹。
爱恋此君心,铭轩共幽独。
岁寒色不渝,青青美如玉。
内虚常自持,外直竟无曲。
朝泛渭川晴,夕对湘潭绿。
厌种河阳花,羞同彭泽菊。
日与琅玕期,清风聊自足。
竹轩
讼堂寂沈沈,凉飙起修竹。
爱恋此君心,铭轩共幽独。
岁寒色不渝,青青美如玉。
内虚常自持,外直竟无曲。
朝泛渭川晴,夕对湘潭绿。
厌种河阳花,羞同彭泽菊。
日与琅玕期,清风聊自足。
注释:讼堂:指官府。沈沈:寂静无声的样子。修竹:指竹林。铭轩:刻有文字的匾额,表示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岁寒色:指竹子在冬天仍保持着绿色。青青:颜色青翠。玉:美玉。内虚:内在空虚。自持:自我约束。外直:外在正直。无曲:没有弯曲。朝泛渭川晴,夕对湘潭绿:早晨泛舟渭水时阳光明媚,晚上对着江水看风景时景色翠绿。河阳花:指洛阳牡丹。彭泽菊:指的是陶渊明。琅玕:美玉。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己对竹的热爱之情及追求清廉生活的诗。
首联以“讼堂寂沈沈”开篇,描写了讼堂的寂静无声,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凉飙起修竹”则表达了作者对清风吹拂下修长的竹子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清凉与宁静。
颔联“爱恋此君心,铭轩共幽独”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深厚情感。他不仅喜爱竹子本身,更将竹子作为自己心灵的寄托,与竹子一同享受那份宁静与孤独。这里的“铭轩”可以理解为作者在轩上铭刻的诗句,表达了他对竹子的赞美之情。
颈联“岁寒色不渝,青青美如玉”则是对竹子坚韧品质的赞美。无论外界如何变化,竹子都能保持其本色,这象征着作者对坚守节操的赞赏和追求。同时,“青青美如玉”也进一步衬托了竹子的美丽与高洁。
尾联“内虚常自持,外直竟无曲”则揭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他虽然外表正直,但内心却常常保持空虚,这反映了他对于名利的淡泊与超然。最后两句“朝泛渭川晴,夕对湘潭绿”则是对作者生活状态的描绘。他喜欢在清晨泛舟渭水时欣赏晴空下的美景,夜晚则欣赏着江水映衬下的绿意,这种生活充满了诗意与美好。而“厌种河阳花,羞同彭泽菊”则表明了作者不愿沾染世俗之花,只愿保持自己的本真与清白。
全诗通过咏物抒情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