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松扉水畔村,居人殊胜武陵原。
草深行径迷归路,花落春潮自到门。
石上暝琴期宿客,林间微月动清猿。
不知何处谢端宅,凄绝空江螺女魂。
【解析】
“居人殊胜武陵原”意思是“这里的居民特别胜过了《桃花源记》中的桃源”。
【答案】
译文:在水边村庄的茅屋前,松树掩着门,风景优美。草深小径迷途难返,落花随春潮自到门前。石上弹琴等待客人,林间清猿啼唤月影。不知谢端宅何处,空江上螺女魂凄凉。
赏析:
首联点明地点和环境。从诗的题意看,诗人要描写的是在水畔村的景色,所以先写景。“茅屋松扉”,点出村的幽雅;“水畔村”,又点出了村的环境。“居人殊胜武陵原。”这两句是说:这里的居民特别胜过了《桃花源记》中的桃源。“居人”,即这里居住的人们。“殊胜”、“绝胜”,都是用夸张手法来写。作者在这里用一个反问句,把人们引向《桃花源记》中去。
颔联写村景之美。“草深行径迷归路”,是说草长得很深,行人行走时,找不到回家的路,只能迷失方向。“花落春潮自到门”,是说春天的花落下来,随着春潮飘流而来,到了家门口。“草深”、“花落”“春潮”,“迷归路”、“自到门”,都写出了景物的美妙、迷人。
颈联写渔父之乐。“石上暝琴期宿客”,是说在石头上的暮色中弹琴以待过夜的客人。“暝”,傍晚。“期”,期待。“宿客”,即留宿的客人。这两句写渔父在傍晚时分,在石头上弹琴,等待着过夜的客人。“林间微月动清猿”,是说树林间的月光惊动了清猿。“微月”,即淡淡的月光。“动”,惊动。“清猿”,指猿声清脆如琴瑟。这两句写林间月光惊动了猿,猿也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两句之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尾联写渔父之哀。“不知何处谢端宅”,是说不知道哪里是谢端的家。“凄绝”两字,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这两句的意思是:不知道谢端的家在哪里,只有空荡荡的江面上螺女的魂在凄厉地哭泣。这两句写渔父对谢端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田园山水诗,写诗人在水边村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一种闲散恬淡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