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何物不成尘,惟有诗文重汉秦。
偶诵赓吟如晤语,因思朋好欲沾巾。
乾坤老去谁长在,江海人高半是贫。
恨不当年同结社,莺花共醉百年春。

【注】

读骝山(作者名)诸公,即读《读唐诗》诗社诸公遗诗。倡和者:指同辈的诗人。次韵:即依韵作诗,和原诗的韵律相同。乾坤:指天地、世界。人高半是贫: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地位较高,但生活却很清贫。结社:建立诗歌社团。莺花:指春天美好的景色。

【注释】

世间何物不成尘:世上有什么不是变成尘土的呢?

惟有诗文重汉秦:只有诗文才能重新评价汉、唐。

偶诵赓吟如晤语:偶尔朗诵、吟唱时,如同面对面交谈一样。

因思朋好欲沾巾:因此想到朋友,好像想流泪了。

乾坤老去谁长在:天地之间,有谁能长存?

江海人高半是贫:像江海一样的人,一半是高尚的。

恨不当年同结社:可惜没有当年一起结成诗歌社团的机会啊。

莺花共醉百年春:与莺歌、花影相伴,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译文】

世间万物终将化为尘土,唯有诗文能够重新评价汉、唐。偶尔朗诵、吟唱时,如同面对面交谈一样,因而想到朋友仿佛想要落泪。天地之间,有谁能长存?像江海一样的人,一半是高尚的。遗憾没有当年一起结成诗歌社团的机会啊,与莺歌、花影相伴,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读了《读唐诗》诗社诸君所遗的和诗后写的,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开头两句,诗人首先指出了世间万物最终都将化为尘土,唯有诗文能够重新评价汉、唐。这里,诗人运用了反衬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并没有直接赞美诗文的价值,而是通过对比,强调了诗文的独特地位。他认为,世间万物最终都将化为尘土,而只有诗文能够永葆其价值。这种观点既体现了诗人对诗文的深厚感情,也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中间两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偶尔朗诵、吟唱时,如同面对面交谈一样,因而想到朋友仿佛想要落泪。这里,诗人通过想象友人和自己的对话,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后面两句,诗人表达了他的感慨之情。天地之间,有谁能长存?像江海一样的人,一半是高尚的。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认为,天地之间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而像江海一样的人也难以长久。然而,他仍然认为像江海一样的人,一半是高尚的。这种观点既体现了他对江海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他对人的高尚品质的追求。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他的遗憾之情。遗憾没有当年一起结成诗歌社团的机会啊。与莺歌、花影相伴,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这里,诗人通过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这首诗以诗歌为载体,通过对古今诗人的怀念和对友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