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桃源四十春,高斋回首思纷纷。
清溪两道通仙谷,翠壁千寻护白云。
少暇焚香时鼓瑟,半酣停酒更论文。
何日承恩谢簪绂,寅宾楼上再寻君。

题云山送萧德葵南归

【注释】:

一别桃源四十春,高斋回首思纷纷。

【译文】:

分别后在桃花源中已经过了四十个春天了,回到高高的书房抬头一看,心中思绪万千。

清溪两道通仙谷,翠壁千寻护白云。

【译文】:

清流从两座山峰间流过,形成两个峡谷通向仙境;绿树成荫的峭壁高耸入云端,护卫着那洁白的云朵。

少暇焚香时鼓瑟,半酣停酒更论文。

【译文】:

闲暇时我会焚香静坐吹起琴瑟,微醉时我会停下酒杯讨论诗书。

何日承恩谢簪绂,寅宾楼上再寻君。

【译文】:

何时才能得到皇上的青睐重用,让我有机会在寅宾楼上再次见到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第一句“一别桃源四十春”,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桃源是指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象征着美好、宁静、和谐的理想生活,而诗人却不得不与好友别离,这种反差使得他的心情十分复杂。诗人通过“四十春”这个时间长度的表达,暗示了这种离别的持久和深刻。

第二句“高斋回首思纷纷”,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情感。诗人回望高斋,思绪万千,这反映了他对这段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第三四句写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抒发情感。“清溪两道通仙谷,翠壁千寻护白云”,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里的“仙谷”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而“翠壁千寻护白云”则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这些自然元素都为诗人提供了抒发感情的平台。

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何日承恩谢簪绂”。这句话表达了他的无奈和期待。他认为如果能够获得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他就有机会报答国家的恩情。这里的“簪绂”指的是官位和地位的象征,诗人希望通过获得这样的荣耀来回报国家和人民。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情感,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