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传能孝似参骞,儒行公才两克全。
三邑曾承博士教,庶民长诵大夫贤。
青山墓道松楸冷,锦诰褒词日月悬。
况有显扬千岁托,中台五采凤毛鲜。

【注释】

邝侍郎父:指明代学者、官员邝元善,字子才。

参骞(cānqiān):古代对父母尽孝的楷模。《汉书·薛宣传》记载:“故车丞相子云为郎,给事黄门,上为议郎,数从陈奏,每有得失,辄面刺正之,以风大臣;至乃廷争,面折廷和,气义奋发,剸切谏诤。”后用为称誉人孝行之词。

三邑:这里指的是广东、广西与福建三地。

博士教:指在这三地担任过官职的人士。

大夫贤:指被朝廷表彰的人。

青山墓道松楸冷:坟墓在青山上,墓地旁松柏已枯死,形容死者生前清贫,死后无人祭扫。

锦诰褒词日月悬:皇帝下诏书表扬某人,像太阳月亮一样悬挂在空中。

显扬:显赫荣耀。千岁托:千年的光荣。

中台:皇宫。五采凤毛:凤凰羽毛五彩斑斓。这里指皇族或贵族。

【赏析】

《邝侍郎父挽诗》,是清代文学家高鹗所撰。这首诗是对一位名叫邝元善的学者及其父母的赞颂。

第一句“人传能孝似参骞”,称赞邝元善如同古代圣贤那样孝顺双亲。其中“参骞”是指汉代的车千秋,他因孝顺而闻名于世,后来成为汉朝重臣。这句诗表达了对邝元善孝顺品质的赞赏。

第二句“儒行公才两克全”,赞美邝元善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出众的才华。这里的“儒行”是指儒家的德行,而“克全”则意味着完美无缺。这句诗突出了邝元善的综合素质。

第三句“三邑曾承博士教”,讲述在他曾经任职的广东、广西与福建三地,都受到了他的教化。这里的“博士”通常指的是古代的学官,负责教授学生。这句话表明他在当地的教育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句“庶民长诵大夫贤”,表示普通民众常常传颂这位大夫的美德。这里的“庶民”泛指百姓,“长诵”则意味着长久地传诵。这表明这位大夫的美德深入人心,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第五句“青山墓道松楸冷”,描绘了墓地周围的景色,以及墓地上的松树和柏树已经枯萎的景象。这个景象象征着死者生前清贫,死后无人祭扫。这句诗表达了对邝元善一生简朴生活的感慨。

第六句“锦诰褒词日月悬”,描述皇帝下诏表彰他的情景,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悬挂在空中。这句诗突出了他的声望和地位之高。

最后一句“况有显扬千岁托”,提到他有千年的荣耀可以传承。这里的“显扬”意味着显赫和荣耀,而“千岁”则表示时间很长。这句话强调了他一生的成就将会被后人铭记。

第八句“中台五采凤毛鲜”,描绘了皇宫中华丽的景象,以及皇帝对他家族的夸赞。这里的“中台”指的是皇宫内廷,而“五采凤毛”则形容皇家尊贵的地位和华丽的装饰。这句诗表达了对他家族受到皇帝宠爱的认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