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杵琼砧秪为君,鸳鸯织锦斗螭文。
并刀未剪霜欲飞,留君不发侯成衣。

【注释】

乌栖曲 其三:唐代宫廷宴会时演唱的曲子之一。乌栖,即上元节,古代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此诗描写了宫女在节日里为皇帝做衣服的情景。

香杵琼砧秪为君:用香木作的玉杵敲打着象牙制成的玉砧,只是为了给君主做衣服。“香杵”指的是用香料涂抹过的捣衣棒。“琼砧”是象牙做的捣衣棒。

鸳鸯织锦斗螭文:鸳鸯和彩锦交织在一起,织成了斗形的花纹。“绮”,有彩色的丝织品。“螭”是龙的一种。“斗”指斗状,这里指花纹如鸟兽争斗。“文”指花纹。

并刀未剪霜欲飞:用并州出产的利刃还未剪开新磨的白布上的霜,好像它要飞起来一样。“并州”,地名,今山西太原附近。“并刀”,产自并州的刀剑。“未剪”,“欲飞”,形容白布上露水尚未干,就像霜还没有融化,而要飞起来似的。

留君不发侯成衣:留着你,不让你穿新的官服,等你的恩德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再给你换上华丽的衣服。“侯成衣”,指穿上了华贵的官服。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宫廷中为皇帝制作新衣的情景。全诗语言优美流畅,形象生动逼真,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民歌色彩。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将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当时宫廷生活的美好与富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