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飞阁俯山崥①,词客登来胜自知。
水合双龙流不尽②,天横孤鹤去何之?
晴川已混前朝树,芳草偏多故国思。
一片白云尘外趣③,冯轩徙倚夕阳移④。
【注释】
①山崥:山峰。
②水合:指江流汇合之处。合:会聚,汇合。双龙:指江中两条大龙,即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
③云外趣:指云外风光的情趣。
④冯轩:指高车(古代一种有篷盖的马车)。徙倚:徘徊,留连。
【译文】
登上黄鹤楼,高处城头飞阁俯视群山。文人墨客登临此地,才感到自己真是幸运。长江、大河在这里汇合,流向远方,永不枯竭。天空中的孤鹤飞过蓝天,不知去往何方?晴川一带早已是前朝故地,芳草萋萋,多思故乡。一片白云飘荡在天空之外,我徘徊留恋在这夕阳西下时停留。
【赏析】
此诗为诗人游览黄鹤楼所作,抒发了诗人对黄鹤楼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联“高城飞阁俯山崥,词客登来胜自知。”描写了黄鹤楼的高耸入云和它俯瞰群山的雄姿。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望,只见青山环绕,绿水环抱,一派壮丽景色。此时诗人不禁感叹:“啊!黄鹤楼的胜景,只有身临其境者才能真正领略它的美妙。”
颔联“水合双龙流不尽,天横孤鹤去何之?”则进一步描绘出黄鹤楼四周的自然景观。诗人以“双龙”、“孤鹤”这两个意象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黄鹤楼周围的江河湖海和天空景象。这两句诗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颈联“晴川已混前朝树,芳草偏多故国思。”则是诗人对黄鹤楼周边环境的进一步描绘。诗人看到眼前已是晴空万里,江水潺潺,绿草如茵。然而,在这美好的景色中,他更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源于他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尾联“一片白云尘外趣,冯轩徙倚夕阳移。”则是诗人对黄鹤楼本身进行描绘。诗人用“白云”这一意象,将黄鹤楼置于一个更加广阔、更加遥远的空间之中,使得黄鹤楼更加显得神秘而美丽。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黄鹤楼的无限向往和敬仰之情。
此诗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