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缉麻,妇纺花,丁男在田女在家。
吏卒不下乡,官无横科差。
老翁弄儿孙,逐影向壁拿。
东邻酒,西邻茶,从朝至暮笑呀呀。
布谷昨夜鸣,村村补桑麻。
不违农作时,今年落秧早。
爱民如子县令心,无事扰民如此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题为《击壤歌》。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译文:

  1. 击壤歌言民乐有贤令尹而美之也二首 其一
  • 译文:唱着歌赞美老百姓喜欢一个有德行的县令。
  • 注释:贤令尹指的是有德有能的县官,老百姓喜欢他是因为他能治理好地方,让百姓生活安定幸福。
  1. 姑缉麻,妇纺花,丁男在田女在家。
  • 译文:姑父织布,姑母纺线,男人们忙于田间劳作,女人们在家操持家务。
  •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古代家庭景象。
  1. 吏卒不下乡,官无横科差。
  • 译文:衙门里的官吏从不下乡扰民,官员们没有额外的苛捐杂税。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对官府清廉、不扰民的良好愿望。
  1. 老翁弄儿孙,逐影向壁拿。
  • 译文:一位老人正在逗弄他的孙子孙女,孩子们追逐着自己的影子玩耍。
  • 注释:这句诗反映了古代乡村生活的乐趣和宁静。
  1. 东邻酒,西邻茶,从朝至暮笑呀呀。
  • 译文:邻居家酿酒,邻居家种茶,从早晨到傍晚都笑声不断。
  • 注释:这两句诗表现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和日常生活的快乐。
  1. 布谷昨夜鸣,村村补桑麻。
  • 译文:布谷鸟昨晚叫个不停,村民们忙着修补桑麻。
  • 注释:这里的“布谷鸟”指的是布谷鸟的叫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农事活动的开始。
  1. 不违农作时,今年落秧早。
  • 译文:不耽误农事的时间,今年的秧苗种植得比往年更早。
  • 注释:这句话强调了农耕的重要性和农民的智慧。
  1. 爱民如子县令心,无事扰民如此好。
  • 译文: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爱护,县令没有骚扰百姓,真是太好了。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对县令仁爱的赞扬,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良好政府治理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和谐的乡村画面,展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公正廉洁官员的赞美。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民间的生活情趣。同时,诗中的关键词“贤令尹”、“布谷鸟”、“春耕”等,都富有象征意义,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