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说当时最得名,从横朝暮善谈兵。
自家不学全身计,却与诸侯致太平。
仪秦,本名不详,是西汉时期一位著名的纵横家。他因游说诸侯,擅长兵法而著名,曾协助刘邦平定天下,后因不学无术,未能善终,最终导致国家太平的局面。下面将对这首诗逐一赏析:
诗句释义
“游说当时最得名”:此句描绘了仪秦以游说之才最为出色,在朝为政期间,其言谈技巧与策略运用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从横朝暮善谈兵”:仪秦不仅善于辩论和策略制定,还能在日夜之间灵活运用这些策略,显示出其在兵法上的深厚功底和高超技艺。
“自家不学全身计”:此处反映了仪秦的骄傲自大和缺乏自我反省的心态,不愿意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反而沉溺于个人的功名利禄之中。
“却与诸侯致太平”:尽管仪秦个人不学,但其游说技巧帮助诸侯国实现了政治上的稳定和繁荣,体现了他在实际行动中对国家的积极贡献。
译文与注释
- “游说当时最得名”:在朝廷和诸侯面前游说,获得了最高的赞誉和名声。
- “从横朝暮善谈兵”: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熟练地使用军事策略,擅长言辞。
- “自家不学全身计”:自己不愿意学习,只是追求个人的名利和地位,忽视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 “却与诸侯致太平”:尽管个人不求上进,但其游说手段帮助诸侯们维持了和平,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稳定。
赏析
仪秦的形象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他的成功在于其游说能力而非真正的学问或品德修养。诗中通过对仪秦性格和行为的描写,揭示了一个人如果只注重表面的成就而忽视内在修养,最终可能只会走向失败。同时,诗也表达了一种对于真正智慧的追求,即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来达到真正的成功和幸福。